我没被费珍娥杀死_第52章 大战之前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52章 大战之前 (第1/1页)

    赵德忠被韩晓带走了,在审问之初,这小子还有点嘴y不肯交代,韩晓就把从罗虎那里得知的,关於锦衣卫的酷刑都拿了出来。

    赵德忠撑不过,最终还是把接头暗号告诉了白衣卫。

    韩晓觉得董石头去接头苏长青b较好,毕竟他了解满清内部的一些情况,若是对方说几句满语试他,也能应付得来。

    董石头欣然接受了这个任务,在中原生活的这些日子,这些跟他同宗同源的汉人并没为难他,人与人之间和谐的氛围也让他感触良多。

    好生生的做个人不好吗?g嘛非得去给建奴当狗呢?

    董石头慢慢转变了思想,若是能立个功,再找个好媳妇儿,不也能和和美美的过日子吗?

    董石头化身接头人去白云茶庄找苏长青。

    一进门,他就给跑堂的夥计说道:“请问苏老板在吗?”

    那跑堂的道:“在,请问先生找我们老板有何事?”

    “你去告诉他,就说他东关的兄弟来找他谈生意。”

    那跑堂的回了一句“稍等”就去里屋寻苏长青去了。

    苏长青一听夥计这麽说,赶紧把董石头请到里屋来,让一nV仆沏茶倒水後紧闭了大门。

    “阁下远道而来,这次是走的水路还是陆路。”苏长青道。

    这是一句暗号,赵德忠已经交代了,董石头从容地说道:“运河来往船只太多,还不如陆路来的方便。”

    苏长青又道:“您南来北往,生意广得很呢。”

    “苏老板谬赞,兄弟的生意主要在北面,这次来就想从哥哥您这儿提点货。”

    暗号对头,但苏长青还是留了个心眼。

    “什白沙不夫,阿木斯阿衮皆北。”苏长青忽然说了一句满语“见到你很高兴。”

    董石头淡淡地回了一句:“巴尼哈。”

    苏长青满意地笑了,看来这人是真的大清国汉人。

    “老夫等了七年,终於见到家里人了。早就听说我大清已经入关,这些天是白天盼,晚上盼,也不知道我英勇的八旗什麽时候能到达德州。”

    “我们这不是来了吗?苏老板这些年都招募了多少人,再过大约十天,满镶白旗巴哈纳大人和汉镶红旗石廷柱大人就要来德州了,您都蛰伏七年,该派上出来活动活动了。”

    苏长青已经入套,情报司就等着这小子扯出更多的J细而已。

    自从建立了情报司,罗虎觉得自己是cHa上了千里眼,竖起了顺风耳。白衣卫是可以不受韩胄约束,直接把情报上报到他这里的。这几天,他不光得知清廷可能要用兵山东,还收到了韩晓抓住赵德忠的消息。

    韩晓给罗虎信中汇报了在德州开展谍报战的情况,还盛赞了燧发手铳X能优越。

    罗虎看了之後欣慰地点点头,开展情报工作以来还是很有收获的,而且第一期投入的燧发手铳已经派上了用场。

    由於战事迫在眉睫,为了让武器尽快投入战场,第二批燧发枪为手铳一百三十支,优先发放给卢常捷一百二十八支,让他装备第四步兵营;另外两支被韩胄要走了,其中一支到了韩晓手中。

    现在罗虎考虑的是如何击败巴哈纳和石廷柱,他命令工匠继续打造马铳,争取在战争爆发的时候能有五十把马铳投入战场。

    骑兵是战场主要的突击力量,特别是鲁冀地带,这里是一望无际的平原,骑兵会把自身优势发挥到极致。

    在罗虎的构想中,巴哈纳和石廷柱会沿着卫运河到达德州城下,德州城在卫运城河和漳卫河交接的三角地带,若清兵战事不利,一般要往北撤退,北方的卫运河就是他们的补给线、生命线、以及撤退的路线。

    德州只要能坚若磐石不被攻破,时间一长,清军就会人困马疲,补给成为问题。这个时候罗虎率主力渡过漳卫河,从东面出发截断运河这条补给线,就可以把清军困在德州城下的三角地带。

    若清军想渡过卫运河从西面撤退,那罗虎就会派骑兵击其半渡,彻底打垮这支军队。

    一切战斗前的预想都具有理想化,这个方略虽好,但也要看自己的军队有没有能力执行到位。若德州顶不住压力被攻破了,或者渡过漳卫河打不过清军,被突破了防线,那就要被对手反噬。

    不过,熟悉这段历史的罗虎还是从一些历史细节里找到了清军的一个弱点。

    在原本的历史中,这支奉命收取山东的清军在平定了霸州、沧州、德州、临清之後,并没有向济南推进,而是在多尔衮的命令下被调往山西,会同叶臣部合攻太原等地的大顺军。这说明清军兵力捉襟见肘,巴哈纳和石廷柱时间有限,他们在进攻德州时一定会倾注所有兵力攻城,只有快速攻占德州城,他们才能转移兵力投入到山西战场。

    无论是时间有限还是粮草不足,都会引起主帅的焦虑,德州的攻防战必然是惨烈的,但只要德州城内的军民顶住压力,屹立不倒,罗虎就有希望在敌人人困马乏的时候给予致命一击。

    罗虎又远远地望了一眼演武场外正在进行往返舜耕山训练的骑兵部队。

    他的骑兵已扩大到一千人,其中重甲骑兵四百人,韩胄的夜不收六百人,但是现有的战马仍不能满足需要。为了先充实突击力量,罗虎优先给重甲骑兵配齐了马匹,夜不收轻骑兵还有二百人连马都没有,只能先跟随步兵作战。

    李自成善於运用骑兵,罗虎也是骑兵出身,他的这点底子都来自李自成时代。

    新招募的重甲骑兵二百人是JiNg挑细选出来的,他们身材魁梧而且都有一定的驾马经验。老兵正对他们进行突击,挥刀,以及队形训练,罗虎相信经过训练和战火洗礼,他们会成为真正的战士。

    ……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