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楔子 第三回 二混子平坟争玉板 邵康节 (第1/2页)
洛江天正在暗自惊叹,原来那位老神仙让自己穿越到大宋朝拜雍为师之真正目的竟在于此。 忽听儒生有此1问,1边心不在焉地答道:“先生姓邵,名雍,康节乃其谥号。” 1边心里直纳闷: “那位老神仙如何知晓自己的前世今生,他究竟是谁呢?1切莫非早有天定不成?” 带着满腹疑惑,放下家谱,目光不由得在众多的祖先牌位中逐1搜索起来。 好半天,终于停留在1块刻着洛怀川的木牌子上。 遂2次燃起1炷香,怀着深深的震撼与崇敬,重又拜了下去。1旁的儒生不解的问道: “先生,您这是何意?” “哦,前1柱香祭拜为师已故的爹娘,这1柱香乃是对洛家先祖的1番敬意。” 儒生似懂非懂的点点头,2人折返回前院1起用饭食,正吃得香,忽听门外传来急促的叩门声: “洛贤侄在家吗?” 洛江天诧异的往院门方向望去,以为是有急症病人前来问诊, 不待儒生站起来,先1步走下台阶,打开院门观瞧,乃是1位满头大汗的老伯。 “贤侄呀,你回来的正是时候,快去你家田地看看吧,听说在你爹娘的坟头挖出宝贝了。 柳家的大郎和周家那2小子眼睛都红了,争抢着欲据为己有,若去晚了,可就闹出人命了。” 这时,儒生也跟了出来,口里喊着“季伯伯”,手却扯着洛江天的衣袖往外便走,边走边道: “这两个挨天杀的,强占先生家的田地不说,竟然还敢冒犯伯父、伯母的在天之灵,看先生怎么拾掇他们!” 洛江天虽不明所以,不过也从其话语中听出个大概,客气的与季老伯寒暄两句,也跟着2人急趋而去。 约有1炷香的时间,远远望见1处田地头里围了1群人,不时传出咒骂与激烈的争吵之声。 只见季老伯急走几步冲进人群,指着扭打在1起的2人断喝道: “都给我住手,洛先生回来了,看你2人哪个还敢放4?” 柳家的大郎和周家的2小子闻言,不情愿的松开手,看着随后而至的洛江天,尴尬的说不出话来。 儒生凑到近前,看着洛家伯父的坟头已经被铲平了,又向下深挖了有1尺多深,里面露出1大块厚厚的大石板子。 见此情景,儒生懵懵的挠着头皮,百思不得其解。心里暗道: “这洛家爹娘从下葬到培土,他皆在场啊。 当时并未埋这块大石板,这突然之间打哪冒出来的呢?真是邪门了。” 琢磨老半天,也没将此事想明白,顿时气不打1处来,抬手指着柳大的鼻尖质问道: “行啊,柳长春,你小子胆肥了,趁我家先生不在,竟敢对亡者不敬? 难道忘了先生给你娘治病那会子了? 还有你,周志,你这个忘恩负义的东西。你爹的命还是先生打从阎王手里抢回来的, 你两个麻溜的,赶紧给先生赔礼道歉,之后再将坟重新培好!” 两个小子见洛江天板着副冷冰冰的面孔,背剪双手,1言不发的注视着自己, 不由得双膝1软,乖乖地跪了下去。 柳长春机灵些,知道洛郎中1向与人为善,只要态度好,必不会为难自己。遂率先磕头道: “洛先生,我2人并非有意为之,只不过看先生家的田地平白荒芜着,着实有些可惜。 便寻思先替您种着,待上秋打了粮食,俺2人再给您担家里去。” “对对对,俺也是这么想的。不想在锄地之时,竟发现1个宝贝。 1大半陷在地里,另1小部分恰巧在田头伯父的坟边。 我2人1时财迷心窍,争挖起来,不小心竟误将坟头的土给铲平了。您大人有大量,便饶过我2人吧。” 1旁的周志连连识趣地1边磕头,1边讲述了事情的经过。 洛江天看这2人态度真诚,不似刻意为之,遂指着地上的大石板问道: “这便是你2人挖出的宝贝么?” 柳长春红着脸,点了点头。 “这瞧着左不过是块普通的玉石,不知你2人如何认定它即是宝贝?” “先生,您看,这石板上刻有字哩,瞧着有些年头了。 怎么看,也不大像本朝的东西,故而我2人才争抢的。” 周志挠挠头皮,不好意思的答道。 “你2人还不将石板立起来,让先生仔细瞧瞧。” 听到儒生的吩咐,2人同时下到坑里,将石板抬了出来。 洛江天低头1看,原来是1块沾满泥土的墓碑, 上面刻有1行字,由于年深日久,有些字迹早已模糊不清。 只好让人将石板抬回洛宅,反复用清水冲刷干净后,又将文字拓印下来。 仔细辨认半天,原来写的是“大明景泰乙亥,知府虞廷玺为我复兴此窝。” 洛江天读着这1行字,不由得浑身1颤,口里喃喃自语道: “复兴此窝,莫非是先生之安乐窝么?” 众人见状,均不明所以,1双双迷茫的眼神齐齐望着他。 柳长春更是急切的问道:“洛先生,你快说说,这是不是件值钱的宝贝?” 洛江天摇摇头,又点点头,弄得季老伯也在1旁跟着催促:“哎呀贤侄,你倒是表个态嘛。” “据我判断,这应该是1块宋代石碑,玉质极为普通,不值什么钱。但是……” 未及他将话全部将完,周志突然插言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