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淤青 (第1/1页)
一开始大家都不相信。 事情好像发生得太突然。 他自杀了。 从震惊回过神後谁也无法形容当时的心情。 为什麽啊? 好像没有预兆,却好像四周都是预告。 这份焦虑笼罩着大部人的人。 他不是很Ai笑吗?不是什麽都不在乎吗?这又怎麽了? 谁也不知道,这份笑容,他自己练习了很久,在浴室里雾蒙蒙的镜子前,怎麽样的角度、怎麽样的力度、怎麽样的尺度,他自己埋头钻研了很久。 面对那些微不足道的玩笑话,他常常表现出满不在乎,扯开嘴角一泯而过。 谁知道他脑袋里想的是什麽? 多出来的桌椅被搁置在一个角落,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cH0U屉里没有一样东西,只有一本数学练习本。 这是他留下来的预告还是仅仅只是失策?後来大家才意识到,这本子只不过是在他开始缺席那天才被派发下来而已。 同桌偷偷跑去找老师,说他觉得不自在。 在老师的主导下全班换了座位,本来教室里单数的桌椅变成了刚好的双数,不会再有人需要被特别安排。 如果大家开始习惯,就会发现生活其实没有什麽改变,多数的老师依然赶着b隔壁班慢一堂的进度,一开始的诧异、悲痛,慢慢转变成叹息。 人都走了。还谈这些g什麽? 这是最多人的感想。 不少和他有过过节、或是曾经议论过他的同学从一开始的自我怀疑,有的在安抚下缓慢趋於平静,绝口不提任何一件细节;有的始终无法忘怀、时不时望向那套桌椅,若有所思般地又转过头去。 和他相处过、合作过的朋友久久不能从偌大的惊讶cH0U身,“怎麽可能”大概是他们问过最多的问题,萦绕在耳边,不只是深深的惊讶,还有一些无法形容的怪异情绪。 “他很开朗诶。” 当晚的无数个网络新闻和所谓的交流站开始疯传难辨虚实的消息,救人这种事情谁都无法信手拈来,但对於“生命”这个议题,似乎“Si亡”才能博取更多眼球。 学校一开始还不在状况内。此後几天,校方开始谈论关於注重学生心理健康等的,冗长又枯燥的信息,殊不知更加过分的谣言早就在同侪之间流传,再不行动,就无法挽回了。 毕竟这种事情,发生在哪里一所学校都不会特别光彩。估计这个时候,校内的高层在进行紧急的处理方案後终於得以歇息,他们坐在会议室里,万般无奈地r0ur0u这几天熬出来的黑眼圈、眉间的皱纹,头疼的厉害,却又各怀鬼胎。 他的作为诡异地影响了他的知己。 他们曾经在篮球场旁边完全没遮yAn的石凳上彼此哭诉,他也曾经以为,只要他们一起沐浴在太yAn底下事情就会好转,换来的结果只有更深邃的影子。 他走了,忘了留下他的影子。 他似乎不想让任何人知道自己的感情、他的期待,他害怕秘密一旦脱口而出,内心空落落的感觉,几乎将它含在口里,才能确保自己的心还在为一份不重要的原因悸动。 他终究还是撒手人寰,留下一大堆烂摊子。 他却只是卑微的希望,所有与他相处过的人记得他离开前那无心无肺的模样,这是他忍着疼痛将自己撕扯的不rEn形的原因。 他自私的祈祷,自己的容颜会出现在每一个噩梦里,以这种方式被人记住,他似乎还是满怀期待。 他期待有人开始害怕,有人开始紧张,期待自己成为“尽可能避而不谈”的怪谈。 毕竟,淤青的正确作用,是让人警惕:这里曾经有人受伤过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