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24小B肿成馒头 (第1/2页)
每个村子都有一个以上的当街口,它是庄里消息的汇集和发散地,申家庄的其中一处当街口在解放家门前,两条进村小道的交汇点。 另外一处路口,则在村里大厨rou包的院子后头。 清晨。 “哎呀!变天儿啦!” “可不是咋的,清早这会怪凉了。” 大枣树下,三五个中年人,一早起来就揣着手出来站着,黑脸阔面的rou包拾起几颗枣,扔给一旁抱着孩子的中年男人。 村里的大厨rou包,他家庭院子靠着路口,他的媳妇香娘嫁来不久后,在庭院后头种了颗枣树,如今已有二十多年,枣树长得旺盛硕大,结了不少枣子。 “来,王鸽吃个枣!” 王鸽把婴儿搂在腋下,接住后往嘴里填, “啧,香嫂子种的枣子挺甜。” 香娘摇头, “嗨呀,叫村里孩子祸害完了。” 大枣树上的枣,还未熟,已被摘得七零八落。 话音未落,打东头走来一位老太。 九十岁的老太,穿着肥硕的藏蓝色灯笼裤,头顶着一块花白破旧的布巾,如入无人之境,对众人熟视无睹,颤巍巍穿过闲聊的人群,老神在在地往村西南儿子家的方向去。 “这老太有意思哈,她记不住事儿,一到饭点就骂儿,不给她吃的,骂儿子要饿死老娘。” “年纪大了,身体还不赖。” 婵娘夹着烟撇嘴巴,“儿能舒服地住娘十个月的豪华大房,娘不能好好地吃够儿十个月的面条。” 她是寡妇,生了四个儿子后老早死了丈夫,一天到晚吧唧吧唧地,抽着烟,年近七十每天烟不离手。 婵娘话落无人接,她就自己瘪着嘴,哄王鸽怀里抱的婴儿, “你家小闺女模样生的好哈!” “能吃能睡,也好养活。” 王鸽是小纪的母亲招夫养子,招到申家庄的。她本来两个儿子,又给王鸽生了两儿一女。王鸽抱出来这个是最小的女儿,名叫小纪,刚满五个月。 “听说解放家的前两天生了,是龙凤胎?” 不似讨论小纪时,对幼崽的欣喜,而是阴阳怪气的语调, 香娘接话,“好家伙,一下生俩。”又笑道, “咦!前儿晚上生的,天上霞光大盛,好兆头。” 黑脸阔面的大厨挤眉弄眼, “天天有晚霞,解放命好,娶了媳妇,立马能爹。” 不知谁用讽刺的语调,轻轻接了一句, “哼,解放那个傻种。” 没多大会儿,东头又传来吹吹打打的唢呐声,一群穿着平常衣服的人,抬着一口桐木棺材,从东头走来。 王鸽一看调头就往家里走去。 “孩子见棺材不吉祥。” “这是谁家人没了,咋也没听到消息呢?” 婵娘的脸色也变了,她从未见过送棺材的人,不穿丧服,反而穿黑褂子的。 众人这会子很利落地让路,目送抬着棺材的一行人,往村外去。 最近一连死几个人了,都是暴毙而亡,村中人摸不着头脑,又因不敢妄言生死,故而全部对此时讳莫如深,少有主动提及。 黑脸阔面的大厨,脸色变得更黑,扯了扯他的媳妇香娘,“走走,该回家做饭啦。” “走喽走喽,都快半晌午了。” 人群一哄而散,对那棺材里躺着是谁,不是并不感兴趣,而是不敢提及。 ………………………………………………………………………… 中秋生子。 庄里温差大,晌午太阳直射而下,即使只穿着薄褂子,也热得满脑门都是汗。 福圆躺在里间的床上,晌午头羊水破了,此时到了晚间,她的孩儿还没有落地。请来的卫生所的接生员一直站在旁边给她打气,被福圆有气无力地,赶了出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