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狼烟起【捉虫】 (第1/1页)
燕国崇德二十一年,天下承平,河清海晏。仅年初年尾发生两件举国震惊之事。 年初备受宠爱的小公主下嫁武安侯世女是为举国欢腾之喜。年末西夏兵犯北境,朝野内外哗然。 东起雁门关,西至玉门关,西夏骑兵频频袭扰。狼烟烽火弥漫千里。 北境守军加急塘报一封封堆来燕帝叶庭昱御案,愁云绵延千里笼罩燕京。 直至大战第七日。河东道行军大元帅亲笔书信被呈来帝皇手中。 叶庭昱略读后朗声大笑,心中巨石落地,连赞叹三句“妙哉!” 两日前的十月初三,河东道守军于嘉峪关大挫西夏党项铁骑。先锋军小将谷辰安以马站降伏西夏铁骑先锋统领,即身为国主完颜律长女玉珠公主夫婿的拓跋也。 河东道守军士气大振。不日圣旨传来,犒赏全军,并敕封昭武校尉谷辰安晋为游击将军。 谷辰安师从当朝名将、官拜河东道行军元帅的孔尚钦。孔大将军常年带兵驻军太原府,她的爱徒自幼在将军府长大,耳濡目染,天赋出众,自十三入伍,磨砺四载,至今官升从五品下游击将军。 谷辰安性子沉稳恬静,接到圣旨,心下惊喜,仅仅是笑意浮于脸。她身边“小将军党”同袍好友与她拥抱叫嚷着要为她摆酒庆功。 嘉峪关大捷全军士气高涨在先,爱将爱徒晋升之喜在后,孔大将军下令全军上下解禁一日宴饮,她默许几个年轻人把酒言欢,只是严令值夜兵士不得轻敌。 夜深人静之时,大军驻扎的营地火光共月色交辉。酒过三巡宴饮纷纷散场。热闹不及帅帐门前。 孔大元帅行军有个习惯经年未改,她的部下都省得——不到功成之时,大帅滴酒不沾。 帅帐里独得静谧,灯油燃烧的些微响动与沙沙落笔声交织。孔尚钦隐含笑意凭几写家书。谷辰安自报家门被唤入账,近前抱拳再行礼,“大帅,您还没休息。” 纵然谷辰安是孔元帅自小养大的徒儿,人在军中,恪守军令军礼,她私下求见师傅,一贯敬称孔尚钦为“大帅”。 反之,孔尚钦可不像是徒儿那般拘谨,她笑言招手唤爱徒过去,抬手递盏清茶,“安儿来。为师正要去寻你。我在给你师娘写信。明日早,由你送信回太原府。” 谷辰安恭谨接过茶盏,心头一喜,勾唇笑望师傅,回道:“谢师傅!” 小徒弟性子沉稳,兵法武艺在同龄人中为佼佼,孔尚钦自然满意,她收笔起身,抚了抚爱徒肩膀,目光趋于深重,为徒儿正了正胸甲,叮咛道:“此去前路漫漫,你二人切忌谨慎小心。向导一事,我已在信中与你师娘说明。你将信带给她,后续由她安排。” 谷辰安抱拳,目光如炬,“大帅请放心,卑职定然将信带到!” 太原府的大将军府,常年是人迹寥寥。 主人之一的俞佩习以为常,独自守着后堂内宅。她清早在庭院中练拳法,余光里瞥见一闪而过窜进月门的阴影。她收拳旋身一记高踢腿扫去。 谷辰安亲昵唤一声师娘,话音未落,她侧身横臂抵挡住那一踢。俞佩借力旋身退后至武器架边,丢只棍棒给她。 谷辰安稳稳接住,抱拳朗声道:“孩儿向娘亲请教!” “来吧。让为娘见识见识你的武艺如何了。” 谷辰安前倾持棍棒横劈。俞佩侧身闪避立棍相拦。先于谷辰安动作之前,俞佩收手以腕力催动棍棒震颤。谷辰安急忙收手,使出一招扫堂棍。俞佩凌空一跃落去谷辰安身后,而她手中的棍棒随着躯体舒展一扎,直逼谷辰安背脊。瞬息之间,谷辰安眼疾手快,将棍棒回护身后,精准化解师娘的进攻。 “不错。安儿的身姿枪法颇有你师父的风范。”俞佩收招,回身,很是满意道。 “娘,师傅与我都很想您。”谷辰安背着包袱上来深深拥抱了师娘。师傅师娘待她视如己出,丝毫不逊于亲生子半分。 俞佩抚摸她后脑,夸赞她又长高不少,甚至揶揄她是否遇见中意之人。 小谷被逗得脸红,“娘,边塞苦寒之地,如何常有您这般清朗的女子。” 俞佩因为小家伙的夸赞而忍俊不禁,思量着不对劲,抬手拍她肩头,笑骂:“混球,哪有人以‘清朗’这词形容小姑娘的?” “您与师傅在孩儿心里,都当得上光风霁月的清朗。” 再熟悉爱徒不过,俞佩将棍棒丢给谷辰安,脸色微赧,要她收兵器。 谷辰安乖乖照做,孩子气笑着撒娇,将师娘拥回正堂随她闲话家常。 直至谷辰安将师父的家信取出,俞佩深深望一眼徒儿,笑容顿住,将信拆开略读,眉心愈发低沉。 “你师父要你经雁门出关?”当前燕国与西夏国战事吃紧,孔尚钦于此时将谷辰安调遣迂回出关,定不寻常。 “娘,您放心。我只是去东鲜卑万俟部,与他们和平协商的。” 俞佩愁眉不展,摇了摇头,“万俟老国王故去,两位亲王有意将公主嫁去西夏国和亲。此事太原府都传遍了,你们不会不知道……此行怕是凶多吉少。” “您放心,师父要我等乔装出关。去万俟部探探口风,即便游说不成,总能全身而退的。” 俞佩忧心盯着徒儿瞧,喃喃自语,“你师父素来精明多谋,不会想此昏招。除非,你们意不在此?” 谷辰安紧张赔笑,“娘,您尽管放心。徒儿保证万无一失的。” 俞佩无奈摇了摇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