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四章钥匙 (第2/2页)
桌上还压着一张便利贴,上面写着“我回去了”。四个字,连落款都没有。 而压着那张便利贴的,赫然是她今早交给孟青云的钥匙。 李执一下就xiele气。饭菜尚有余温,可是孟青云的温度她却感觉不到了。 青云,原来你还是不愿意。 曹林难得一个礼拜五不用加班,但也因此赶上了下班高峰期,城里堵车堵得厉害。等她赶到和李执相约的酒吧时,对方已经喝了几杯,有点微醺了。 “我说你,伤还没好就忘了疼啊?”曹林拿开李执面前的酒杯,“病还没好就开始作?” 孟青云那天找到李执之后就和曹林通了气,因此她也知道李执病了一场。俗话说病去如cH0U丝,这才刚几天? 李执固执地想拿回杯子,“林林,我就稍微喝一点嘛,我有分寸。” “你有个头。”曹林索X一口把杯中剩的酒g了,在李执身边坐下,“说吧,你和青云怎么了?你跟她说清楚了?” “说了。”李执一脸闷闷不乐。 “那她什么意思?” “我就是不知道她什么意思啊!你说她不关心我吗?我不觉得,她甚至亲自送我回家了。但是她又不答应我,说她不相信了。” 李执皱着眉回忆着孟青云的话,学着她说话的样子讲给曹林听,又把后面发生的事讲了一遍,讲到激动处手指忍不住敲着桌面,“你说,这什么意思啊?” 曹林听完整个过程,只替孟青云叹息。在她看来,孟青云这分明是Ai惨了李执,Ai到不知如何是好,Ai到每每自相矛盾。生物都有逃避伤害的本能,然而在有了这么多被伤害的经历后,孟青云竟然还没学会和李执保持距离。不仅没有保持距离,甚至还主动选择了靠近——这种违背本能的选择难道还不能说明问题吗? “林林,你说啊——” 曹林叹气,“有时候我真的不知道你到底了解青云多少。” “了解?那很多啊——”李执掰着手指头数,“你指什么方面的?我知道她的职业,她的家庭,她的Ai好——费德勒的铁杆粉丝。她喜欢吃香菜但坚决不吃茄子;穿棉袜绝对不要白sE;不喜欢在卧室里放电视机;但是工作起来喜欢放摇滚乐当背景音……这太多了林林,你想说什么?” “哎,这些都是细节、不重要。那这么说吧,你觉得在决定是否踏入一段亲密关系的判断中,青云最不在乎什么?” “不在乎……”李执摇头,“不知道。不在乎对方是不是有钱?” “庸俗。”曹林笑她。她没想到李执根本就没发现孟青云的本质,这难道不是很明显的吗? “青云她最不在意的,就是对方了解自己多少细节。再根本一点,她是不会被细节感动的人。” “啊?”李执觉得自己大脑不够用。 “不然你觉得,以前那些对她献殷勤,自以为聪明、打探了点消息就来嘘寒问暖的人,有用吗?” 这么一说,李执确实回忆起来,上学的时候有过几个这样的追求者,孟青云都很少提到他们,以至于她也印象不深。 “她不是迟钝,也不是看不见,而是她觉得——我在这里说的是青云的看法,”曹林继续道,“所有了解都不过是基于时间的累积——而时间是一种很廉价的投资——它很宝贵,但也很廉价,并不矛盾——毕竟每一个活人都拥有时间、每一天我们都在浪费大把时间,不是吗?所以,只要两个人在一起呆足够久、浪费的时间足够多,就一定会知道对方喜不喜欢吃香菜,诸如此类的问题。因此这并不能作为两个人‘Ai情’的基础。况且,如果愿意的话,直接去做一份问卷调查岂不是‘了解’得更快?” 李执想起自己也曾一时兴起,和孟青云做过所谓的纽约时报出品的、婚前必答的问卷。当时两人都煞有介事的讨论了很久,她对孟青云的很多了解确实也从那里而来。 “就b如说你和Kevin,你们也都互相十分了解对不对?你了解他,只能证明你在他身上花费过时间,但你投资了这段时间就一定是因为Ai他吗?你自己也说了并不是。所以了解和Ai之间可以画等号吗?不能。” “……那所以到底什么是Ai呢?在青云看来?” “话都说到这里你还不明白吗?青云她是感觉至上的人。重点始终在她身上,而不在对方。所以她可以去Ai一个她并不完全了解、也并不完全了解她的人,可以去Ai一个遥远的对象、甚至一个虚构的对象。重点是,那个对象要能够让她产生热情。这种热情是你用钱、用时间、用什么都换不来的,它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所以它格外宝贵。” 李执简直要被曹林绕晕了。她总结道,“所以……重点并不是我如何去Ai青云,而是如何让青云Ai我……?” “差不多吧。是要让她承认,她确实Ai你。要让她承认,不管你做过什么混账事、不管相隔了多久、变得多生疏、当她看见你的时候,还是会产生同样的热情。” “这……这要怎么做?照你所说,我即便在细节上努力也不会感动她,那……如果她产生不了呢?” “我不是说‘你’在细节上努力不会感动她,我是说其他人不会。你不一样,李执,”曹林给自己倒了杯酒,一饮而尽。“你是她已经挑选出来的人。她只是不承认而已。她不是亲口说了吗?她是‘不相信她的Ai’,而非‘她不Ai’。” “那要怎么才能让她承认?” “……你就正常表现。” 李执沉默地思考了一阵子,“林林,我觉得、这是你所有恋Ai商谈里最不靠谱的一次。” “我倒觉得,”曹林耸耸肩,又喝了一杯,“这是我最靠谱的一次。”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