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建兴六年(诸葛亮x姜维) (第3/3页)
眼睛里会是什么呢?是愤怒,憎恶,还是哀求? 于是他停下动作,俯身靠近,轻轻的抚摸上姜维的腺体。 其实种种前因后果他都知道,目下情状也是他一手促成,但他还是想问姜维是否知道眼下他躺在这里,为自己鱼rou的缘由,但诸多字句如同乱麻,最后只化成叹息从他的唇齿间泄露出去。 “我不会同你成契……但我要给你留下一个标记……” 到底是一时的恻隐之心抑或是爱才,诸葛亮不愿再去分明,但他能感受到姜维听到自己所说后身体突然的放松,甚至可以称之为乖顺的将自己腺体送入诸葛亮的掌心。 沉默着,姜维依然是咬着羽扇的扇柄,也许已经留下深刻的牙印。诸葛亮咬上姜维的腺体,让自己的气味同他混合,但最后到底是抽出了柔软的腔口,将jingye射在了姜维的腿间。 诸葛亮看着几乎在结束的一瞬间就昏死的姜维,拾起滚落在地上的羽扇,他如愿以偿的解开系在姜维脑后的那个结,或者说,他愉快的收下了这份礼物。 姜维第二天醒来时是腰酸背痛的,但这不妨碍他感觉到自己被擦洗过,也换上了干净的衣物,此刻自己正躺在不知道谁的营帐里,但就气味而言,应该属于那个昨天给自己留下标记的人。 没有关系,此时纠结的不只是他,马谡也同样如此。他一度以自己中庸的身份为傲,这意味着他不会被气味,被雨露期困扰,但现在却也将他与他想要获得的答案推远。他闻不到气味,不知道诸葛亮与那个被送来的坤泽究竟到了什么样的程度。要他开口问吗?追根溯源,发展到如何到程度,马谡的确是无从置喙的,他明知的。 但他心神不宁,以至于几乎方寸大乱。 诸葛亮发现了马谡的心不在焉,停下手中的笔。 “这些东西不急于今日就理出章法,幼常先歇歇吧。” 马谡闻言停下动作,垂手立在一边。该怎么说出口呢,他的愁,他的忧,他的惧怖,都那样紧密的同眼前的人缠绕在一起。他也能够想象到一旦自己问出口,诸葛亮的回应。 “幼常都要不信我了,该如何是好呢?”他必然要作出一副困扰的样子,但只是笑着,将自己看作是他的幼弟那样对待……这也许恰恰是他所畏惧的。 送走失魂落魄的马谡,诸葛亮转进内室,看到醒来的姜维坐在床上,也许正为他今后的命运困扰。 “可有什么难受的地方?” 姜维突然听到声音,一抬头就看到握着羽扇的男人站在不远处。姜维曾遥遥的见过这男人一面,更便于他从记忆中翻找出些许蛛丝马迹。 “你是诸葛亮?昨晚是你!?” 诸葛亮忽略了近乎粗鲁的诘问,坦然的点头。 “你,你与马遵串通,将我绑来此处?” “是马遵为了求我退兵,将你……送来此处。我不过是顺水推舟收下了你。” “想来你也看得清利害。留在这里,我安排你做些差事,做得好,日后功名利禄自不在话下。你要回去,马遵此人鼠目寸光,气量狭小,能不能容得下你还是两说。你又从敌营回去,毫发无伤,未免有通敌之嫌,左右猜忌……总是不好过的。” 姜维一下子哽住,他知道诸葛亮说得是对的。但他实在不喜欢……每次谈话的主动权,总好像被诸葛亮牢牢握在手中的滋味。 “我有老母,尚在冀县,恐还是要回去尽孝道的罢。”姜维故意这样说着,观察着诸葛亮的反应。 这番话带给诸葛亮的震动其实超出了姜维的想象,现下已很少有人知道蜀国丞相与魏御史中丞年少时的情谊了。只不过经年旧事,都被当事人掩埋了。 “忠孝不能两全,确是要好好考虑的大事……只是冀县已经戒严,你打算如何回去?”诸葛亮淡然的接下姜维的招数,轻易化解。 1 姜维这才意识到或许马遵将他送来的那一刻就没有希望他还能回去,自己在冀县的母亲,是否也被他们所控制? 姜维明白了,自己并没有第二种选择。 “你既曾任上计掾,可是看得懂计簿?其他以后再说,你暂且做个仓曹掾。” 姜维确实让诸葛亮惊喜,才接手不到几天,他核对的计簿就鲜有差错,效率也显着的高。 他有更大的才能,诸葛亮感受到,需要一个合适的位置。 这两天让诸葛亮烦心的其实并不是姜维,而是马谡。 街亭一战尤为关键,马谡虽熟读兵书,但到底是纸上谈兵,性子又傲,换了别人去劝,是断断不愿听的。但诸葛亮又希望马谡能够立下一功,也算是与当时的托付有所交代……也许年岁渐长,性情也优柔寡断了起来,近日总是想到昭烈帝“言过其实”的论断。即使派了王平,到底,心下还是有所不安。 诸葛亮的预感是准的,街亭一役,马谡到底是输了。诸葛亮听到消息时甚至有一刻希望马谡就这样葬身在街亭,活着的人要面对更多。 街亭一败,诸葛亮瞬时忙了起来。接见一个个官员,答复每一封信件,安排拔营扎寨,迁三郡人口,总是要做的。姜维看着他几乎通宵达旦,很难将那个所有事情都尽在掌握的,能呼风唤雨的,传闻中的诸葛亮联系在一起。他也不知道为什么,除了仓曹掾的工作以外,还接手了马谡的工作,开始习惯与诸葛亮一同俯首到天明。 姜维随着诸葛亮一起退到了汉中,他没有再提及尽孝的事。他猜测也许诸葛亮是会幻术的,仅仅是同他一起工作就能被他降服……姜维说不清楚,但他记得他透过烛火去看诸葛亮的影子,他一时有些恍惚,分不清到底面前的是人抑或是神。 1 在汉中,姜维随诸葛亮见了蒋琬,见了张裔,也见了马谡,见了许多蜀汉的官员。有些能看出鄙薄,也许将他当成了诸葛亮的“入幕之宾”,但他懒得解释,蒋琬和张裔见了他,却好像并不是第一次见他。 “原来是你……”他们上下打量,姜维觉得奇怪,但蒋琬和张裔却已经步履匆匆的走了,然后他目送蒋琬扑通一下,跪倒在诸葛亮面前。 然后他想起来,自己好像还没跪过。 马谡失街亭,又私自逃走,是大罪。蒋琬劝,许多与马谡交好的同僚也劝,但都被诸葛亮沉默着拒绝了。诸葛亮拟了自请贬三等的表,一边写一边想,先是徐庶,然后是庞统,法正,再然后是关羽,张飞,自己的君主,马良,马谡……他突然有些困惑,最后,会是谁呢? 马谡死的时候,许多人都为他流泪,诸葛亮也是。姜维与马谡几乎没有交情,但也挤出了几滴眼泪,博得其他许多人关心。他自然的开始称诸葛亮为右将军,倒没有叫错的担忧,他跪在诸葛亮面前,禀报着中虎步兵的cao练情况。 哦,他已经是蜀汉的当阳亭侯,奉义将军了。 待到秋风又起,战旗猎猎,他向何处去跪呢?早已不是建兴六年了。 他摸着自己穿在里面的斩衰,看着他的同僚们从官服下露出的白色,感到一阵满足。 当他死后,不会有人给他落泪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