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三六章 殿下,你的叛逆期到了  (第1/2页)
    杨丰在一片侧目中,昂然出了承天门……    “怎么,看到我没死都不开心?”    他俨然董卓附体般喝道。    “开,开心!”    “开心!”    ……    前面文臣武将们敷衍地说道。    这时候一些不屑于向这个恶贼献媚的都已经离开。    当然,也可能是怕被他打死。    所以像黄子澄,许观这些,都已经不见了,倒是刘三吾依然在,之前被贬官的他似乎又恢复了,重新穿上了五品的红袍,他品级其实一直都不很高,但影响力却一直都是足以与六部尚书分庭抗礼。    朱元章并不是不知道他搞的那些小动作。    但是……    他代表儒生集团。    而朱元章想要建立文官政府,就只能借助儒生集团,所以无论怎样都会给他些优容。    原本历史上南北榜桉,他是主导出现南榜的主考官,清一色南方人的南榜就是他评卷录取,但哪怕把朱元章气的半死,也仅仅是流放而已,却将复核的官员凌迟。    后者是帮他。    说他的评卷并无问题。    结果朱元章把人家凌迟,但却把他仅仅流放。    就是因为他代表儒生集团。    同样他在朱元章手下起起落落的次数多了,每次被贬都会很快恢复。    “刘公,开心不开心?”    杨丰站在他面前说道。    “大使平安归来,老朽自然是开心。”    刘三吾捋着胡子澹然说道。    人家什么没经历过,又岂会在乎他的挑衅。    “话说我怎么没看见练翰林?”    杨丰说道。    “练子宁因罪处斩。”    刘三吾说道。    “哈哈,倒是令人开心!”    杨丰很嚣张地笑着说道。    然后他转身走向前,一边走还一边拿他那步枪指点着……    五台山。    杨丰仿佛换了个人一样,笑迎皇太孙。    “我这个人就不喜欢委屈自己,有仇就报,有火就发,爆炸桉是怎么回事,皇太孙找陛下一问便知,想来陛下也没必要骗你,但我也不可能什么都不做,就那么老老实实回来像什么没发生过一样。同样我既然已经发泄完怒火,事情也就结束了,无论谁是谁非,事情都已经结束,就像书页翻过去了。    我是使者。    无论大夏国多么强大,都不可能对大明有什么觊觎之心。    所以我无论怎样,都必须服从本国的安排,在大明做一个使者,除非我的生命受到威胁,否则我就是以帮助大明为主要目的。    但是,我有我的生活方式。    我不可能为大明改变自己,我受到的教育不支持我这样做。”    杨丰在朱允熥面前一边踱着步子一边说道。    他得在皇太孙面前恢复一下人设。    毕竟皇太孙对他还是很有感情,但他突然一下子露出真面目,很容易引起皇太孙的怀疑,说到底人家也是要继位的,哪个皇帝也不会喜欢自己治下有这样一个家伙。    “大夏国难道不讲客随主便?”    张显宗说道。    “但大夏国也没给他国使者的船上装炸弹,大夏国也没刺杀使者,大夏国更不会让使者跪下,既然是平等邦交,起码应该互相尊重,而不是试图把自己那套强加于别人。请注意一点,对我们来说,皇权是一个早就被废除一百年的东西,我们那时候最后一个皇帝是在监狱关了多年后释放出来的,他去过去的皇宫,都得掏钱买门票才行。    那么为什么要让我在这里跪伏在皇权的脚下?    我可以接受一个皇帝统治的国家。    因为我们那时候也依然残留不多的几个君主国,有君主当摆设,但权力归于民选政府的,有君主只能说是个大酋长的。    我们也与他们邦交。    所以我们大夏国可以与大明友好邦交。    我也很尊敬皇帝陛下。    他以一布衣。    当然,布衣都属于美化了,以如此出身,二十年得天下,如此功业令人叹服,登基之后驱逐鞑虏,重建太平盛世,使百姓不再受乱世之苦,也值得尊敬。    但是。    难道这就是他犯错误的理由?    我现在可以告诉殿下很多目前陛下所行制度的最终结果。    第一,藩王制度。    两百年后大明朝廷需要供养十几万宗室,这里面最低的也比一个知县俸禄高,大明有两千多个知县,但随便一个藩领俸禄的宗室,数量就得三四千,最后大明每年岁入近半都要拿出来给这些宗室,而且这还是因为后来大量拖欠。    如果不拖欠的话,估计大明一年岁入什么也不用做,全都养活这些宗室就行了。    三代是亲人。    三代以后还有什么亲的?    更何况居然要养到十几代以后。    更何况这些藩王都有封地,都有护卫和属官,养他们一样也要朝廷不停往里面填窟窿。    这个制度是后来大明灭亡的主要原因,大明最后亡于朝廷没钱,因为始终要背负这个负担,世世代代养着越来越多的宗室,每年岁入必须拿出近半给他们。而且以后的皇帝也同样会封新的藩王,一代代都封,藩王数量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土地变成了藩王的,朝廷能收税的土地也越来越少。    最后一边是收不上税,一边却要养越来越多的宗室。    第二,军户。    准确说是各种户籍限制。    两百年后军户都是农奴,就像胡元时候的佃客,不但每年要把大多数收获交给卫所,还得给卫所将领们做各种杂务,可以说当牛做马。因为他们是军籍,想脱离都不行,只能世世代代这样当牛做马,殿下上次在凤阳感慨凤阳贫穷。    那我可以告诉殿下,两百年后因为军户逃亡,沿淮千里无人烟。    同样所有人都被限制在户籍。    就像被捆住。    想摆脱只能选择逃亡,或者说成为流民,这些流民又变成造反的,或者逃到那些土司甚至蛮夷那里,最终帮助他们变强,再变成大明的内忧外患。    残元在以后两百多年,一直与大明纠缠,甚至一度打到北平。    其中一个打到北平的为何变强?    因为他在河套的牧区,那里逃过去了数万大明流民,这些流民给他种田冶铁,让他的士兵都有铠甲和精良的武器,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