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二 (初尝 剧情) (第2/2页)
无慧是个小大人,对于长明在宴会上突然失踪一案,他有自己的看法。“定是被席上的舞女勾走了!”他信誓旦旦地对自己说。长明一回来,无慧就冲他挤眉弄眼,一颗通红的小痣在他的眉心像珠子似地来回骨碌,一路上,他都在旁敲侧击,想要问出点儿什么来。长明自小和他无话不谈,不过按照他师兄无漏的话说——“想必是总共也没有多少话能谈”,因为“长明师弟就像一张白纸,一碗清水”,还没等人看呢,敲打呢,就已经看尽了,敲打明白了。 留给无慧的机会并不多。祝府到皇宫,连一个时辰都用不到。然而他无慧的鼻子是什么鼻子?鬣狗的鼻子!长明并未回答他究竟去了哪儿,下毒的判断和秦怀瑾的冷静显然影响了他,使他明白这不是件能够随意吐露的事。长明的脸颊在漆黑的车厢内独自烧得guntang,无慧虽然没有装一双夜猫的眼睛,但也明显察觉到长明的回避——不如说,长明终于开始回避、开始遮遮掩掩、开始不说实话,这可是件新鲜事,长明有了一桩秘密。这似乎比初立战功更能标定他的成年。一定是那个舞女——还俗的小沙弥心里乐着,愈发肯定了自己的猜测。 长明到的时间正好,人不多也不少。有几位前来攀谈的官员,拿寒暄的场面话挡住了他的胡思乱想。老皇帝照旧姗姗来迟,朝上,先记叙了他的战功,又很快地转向了淮河赈灾一事。长明于内政一道较遥,目光弯弯绕绕落在远处着红色官服的御史身上。秦怀瑾的后背好像也长了眼睛似地。他身材修长,立得安静,幞头在空中一丝不动,平添几分悠然之味。长明因此看出了神,更觉着愧森森的。 下朝时,怀瑾有意落在后面。有一个人,好不容易脱开几层前来叙谈的人,大步流星地走向一辆披着紫色流苏的马车。来者是个三十上下的青年男人,一双狐狸状的眼睛,眼角因为常笑而有了几道细纹,微丰的嘴唇渗出几分紫色。怀瑾故作路过,轻轻抬手招呼了他,那男子也漫不经心地对他一挥手,懒得张口应答。怀瑾也并不在意,只在擦肩而过的那一瞬,用耳语的声音说道: “一味合欢散,真是有够金贵的。” 男人的身形僵住了,他放慢了脚步,好像此时才允许怀瑾同他说话似地: “秦大人若有药相求,本王也愿意解囊一二。” 怀瑾笑着,注视着男人有些发涨的嘴角,低声道:“劳王爷好心。说来,在下在家中时,也曾经手不少植材药物的漕运,只是这一味合欢散,无色无味,纯度至烈,恐怕非王爷属地琅琊郡不能获寻。王爷有何看法?” 青王冷笑一声:“大人若是打算就此参本王一本,恐怕方才在朝上已是秉笏直言了,何必又来寻本王?” 怀瑾不动声色,徐徐道:“宴席嘈杂,纵使归罪也归不到王爷头上。只是可惜祝小将军,若是在席上为人挑拨,引到了什么秦楼楚馆,闹出丑闻丑态来,恐怕今日的朝上自有金大人去参他了,陛下更不会再把兵权交给这样一个没轻重的毛头小子了。” 青王道:“五皇兄与祝大将军生前交游甚厚,想必是不会不对他的长子悉心教导的。” 怀瑾眉头一皱:“荆王流露隐逸之志已久,新近还在洛城郊外置了园林别业,连入朝都是鲜事,又哪有闲心注意这些呢?” 青王眼中不见笑意,眼角的笑纹却转深了:“皇兄不注意他,小将军又岂有不注意皇兄的道理?” 怀瑾喟叹了一声,不再言语了。 青王见此,愈发攻伐道:“秦大人今日格外关怀平朔将军,恐怕昨夜也正是大人安置的吧?” 怀瑾道:“在下自知瞒不过王爷的眼睛,故而今天专候着王爷。” 青王的喉咙里呵呵干笑了几声,带着玛瑙戒指的右手上了一点力气,拍在了怀瑾的背上。怀瑾却如有预料一般,脚下纹丝不动。青王这才掀起眼皮来,对他眨着一双比旁人略宽的眼睛:“秦大人啊秦大人,这么些年了,人都说你是墙头的草,东风西风,只要有力便是好风。如今是觉着要借本王的风了?” 怀瑾微笑不语,不卑不亢地盯着他。 青王也不逼他,只拊掌一笑:“素闻你有洁癖,原来说话和做事是一样的漂亮。”笑罢,登了车。只留一个仆役得了令,同怀瑾附耳了几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