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记忆里的牛车 (第1/1页)
南部乡下老家曾经有一台牛车,牛车的车身很长,上面可以承载七八个大人都还是有多余的空间,那时牛车印象深刻的烙印在我的脑海里面,这台牛车一直停在老家的後边围墙旁,牛车的上面还堆满着各种农作用的工具,有锄头、铁耙、还有犁头等各式各样的器具,上面还铺盖着一张很大的塑胶防水布,但是也堆了许多落叶在上头,这些落叶是临着我家围墙边的小学校里面种的樟树落下来的,我曾经有幸的见过它几次的面貌,斑驳的红漆,有点被虫蛀的木头车身,但看上去整T又很完好,这是家里在民国六十年代以後就收放在此处的牛车,而我自有记忆以来它就这样静静地待在家里的这个长满青苔的围墙边。 小时候我很喜欢到我家後面的小学校去玩,这个学校真的很小只有三个班级,两年才招收一次学生,全校含师生最多不超过五十位,校地广大,有一个混合式的球场,可以打蓝球、排球、羽球等球类运动,还有一座半楼层高的水泥制滑梯,还有爬竿、秋千等游乐器材,令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有一排高大的地l桃植物,提供大面积的Y凉处,也经常在树下积上厚厚一层的落叶,在儿时的记忆里,这里是村里的小孩们上课读书、游玩的地方,也是青少年们打球的去处。对小时候贪玩的自己来说,最快的捷径道路就是家和学校之间的那面墙,只要翻墙过去短短一分钟就可以抵达学校,虽说从家里的正门出发走一小段路也是能到学校,因此,放在墙边的牛车便成为我翻墙出门去玩的踏脚垫,那个充满青苔黑泥的围墙对儿时的我来说高出了半个身,每次假日要翻出墙去找村内的小夥伴到小学校玩时,放在墙边的牛车变成我出门玩的必经之路,只要简单的踩着牛车一下就能跨上墙,然後噗通的往下一跳就能抵达那自由的天地。年纪小的我从未意识过牛车在现代社会是个宝,会是个农村时代的一个记忆,一个时代的代表,那时候的我很单纯的认为,牛车只是因为阿嬷她舍不得丢弃的众多工具之一,阿嬷说在过去的年代很节省也很贫穷,很多东西都是用到坏掉无法再修理才会被丢弃,可家里很多用具都被阿嬷保存的很完整,虽说有些损伤却一点也不会影响使用功能,有些工具阿嬷至今都还在使用。 在我年纪稍微大一点时,大概是念小学要升国中的那个阶段,我在家整理cH0U屉时看到一些泛h的旧相片散落在cH0U屉里边,随手整理後看到一张泛h的黑白照片,相片里出现一个笑容满脸的圆脸男子,拿着塑胶管喷雾准备工作着,以及一台牛车上面载着堆积如山的甘蔗和远处的牛PGU时,我拿着相片问着阿嬷,相片内的牛车是放在墙边的那辆是同一台吧!我抱着有点怀疑的语气和表情,看着阿嬷接手过相片,缓缓地向我诉说着这台牛车的点点滴滴和家里面过去的辛苦和穷困还有那个圆脸男子曾经的叛道离家的小故事,每次阿嬷提到过去困苦的生活环境都是千篇一律的台词,我总是不耐烦的不想听,但这次由我发起的提问让我在离家後的日子里能够细细的回忆着,出外生活工作的不易,我也才意识到,原来家里墙边的那台牛车,可以说这台牛车的岁月曾经连结着我阿嬷、我父亲和我的情感。 在辗转过了几年後,家里需要重新整地再盖一栋房子时,为了让前栋和後栋的房子高度一致,家里请了业者载了三、四车的砂石要填高地势打地基,在整地工程中,家里的大人们请挖土机的师傅顺势的将这台被虫蛀的斑驳的老牛车一起掩埋到土里了成为新房子的地基,那一年我刚上高中,工程动工的那日我一如往常的去上学,那天晚上回家後在帮我阿嬷按摩时,我看到她在偷偷地落泪,问了她原因後,我什麽也没再多说,只能陪着她等她发泄完内心的不舍之情,我的内心当下也有些感触,慢慢地自己也记起了那台牛车和回想过去曾经因为一张照片对阿嬷提起的往事,心里默默的想着那台承载我们家三代人生活的牛车是多麽地重要甚至它到最终最後仍旧是承载着我们家的整个一切,脑海中浮现出,阿嬷不时在念说,家里以前很穷的那些故事,我的曾祖父母借了很多钱却还不起,债务都是阿公阿嬷他们辛辛苦苦做工来还的,甚至我出生长大的老厝也都是先跟邻居要来借住的,而阿公阿嬷他们年轻时为了更有效率地工作很努力打拼的攒了一台牛车也养了几头牛来帮忙农务,那时後的务农主要是在做会社工,帮忙种植照顾甘蔗,其它时候也要耕田也做很多的农工,很多时後都是靠这台牛车和家里的牛,甚至牛车也是家里的交通工具,每当逢年过节时,阿嬷总会带着我爸爸她们三兄妹一同回去阿嬷的娘家,阿嬷还说了这牛车和牛也是过往以前雨季时最安全的交通工具,在交通不发达的年代,没有桥梁可过河时,最怕雨季来临,牛车就是当时最安全的回家工具。而牛车到了我父亲年少的时候,仍然还是在无边际的甘蔗田里来来去去,把那好几甲地的甘蔗载到五分埔火车的铁道旁准备去南州糖厂制成糖,直到後来在我出生以前老牛车已从甘蔗田上退休好多年了,家里也换了一台铁牛车,五分埔火车仍然还在走,只可惜会社工的工作量不似从前,牛车换成铁牛车和人力协调运输甘蔗,家里也好多年不在养牛了,回想以前小时候不Ai写作业时,阿公阿妈总是会说「小孩子不认真读书,要去牵牛吃草」,自牛车已成地基的一部分,小学校也不再招收学生而关闭经历了数年的荒无人烟的状态,以及我离家念书工作後已不存在的那道自由的墙和那渐渐地淡忘在我的记忆里了的牛车已过了好多年。 曾经听过这样的一句话「遗忘和淡忘的事情并不会消失在记忆里面,我们只是想不起来罢了!」这是一句很经典的动画作品的台词,让我忆起这辆牛车会一直被保留这麽久,一切都是阿嬷她老人家舍不得淘汰旧物的习惯,还有我父亲对牛车的情感,印象中我父亲曾想过将来的一天,要把牛车重新整顿後摆在庭院里面,让它成为家里面俱有意义的象徵,可惜的是我父亲b牛车还早离开这个人世,可当我知道这个遗愿时,就是牛车成为地基的那一日,我只能在心中无b的感到遗憾以及无力,但也因为两代人惜物的情怀,让我也曾经与牛车有个短暂相处的时日,在年纪渐长且出了社会之後,回头望向短短几十年的人生,我内心有种莫名的感动和对事物珍惜的态度如cHa0水般缓缓地涌过来,我明白我刚好生在台湾经济发展较蓬B0的年代,我不用向我父亲他们小时候那般,住在简陋的屋,点着蜡烛照光、还得烧材用大灶煮饭,更不用一大早天未亮时要赶着牛去吃草後再去上学,下了课还要急匆匆地赶回家煮饭,我回忆起年幼时的生活是那麽简单和淳朴无需担心下一餐在哪里的生活,我由衷的感到幸福,虽然生活并没有一直那麽顺利,我自己也历经一段时间的家庭变故,亲人的病逝、祝融的肆nVe和紧缩的经济来源,在我短短求学的几年我曾经每天过得很紧迫,对金钱的使用一分一毫的计较着,因此在我年纪渐长的过程中,更懂得珍惜眼前的一切,绝不等到失去後才让自己感到懊悔,而对於已离去的亲人们只能放在心中好好地去回忆他们,对於发生的憾事我则学会坦然的面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