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在红旗下_长在红旗下10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长在红旗下10 (第2/2页)

的板报栏里。晚云成了全校的通讯员,结识了不少Ai好文学的同学。

    教美术的刘老师于二十年代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毕业以后又师从国画大师吴昌硕。名师出高徒,刘老师的画清新灵动,疏密跌宕,有很强的笔墨意义和整T美感,并能T现出画中有诗的意境,令看画的人有一种发自内心的感动。他是海派艺术在西南地区的早期传播者,先后在多处艺术专科学校从事教学活动,桃李满天下。进入梧桐中学教书以前,在国内画界已小有名气。

    上刘老师的课是一种享受。那些跃然纸上的花鸟虫鱼、人物山水,简约大气,生趣盎然,风情万千。不管画什么,刘老师聊聊数笔即能将其神韵和盘托出。用大写意的方式将其JiNg华轻轻地点潜到学生们的心中,让学生们在不经意间就与大自然无缝对接,引起无限遐想,乐于去拥抱世间一切美妙的东西。

    “激发出内心的美感是最重要的,有了Ai美的眼睛才能看到最美的事物。”是刘老师的口头禅。

    刘老师教学方法独特,对于晚云这些初中学生,他很少讲理论,直接示范加稍稍点拨,让学生们通过实践渐渐地领悟国画的JiNg髓和技巧技法。这种教学方法同学们很受用,画作提高很快,在全市中学生美术大赛里领尽风SaO。刘老师b较注重民族艺术的永恒价值和画家人格JiNg神的修炼。他的画纯洁脱俗,率意天成,他的为人热烈真诚,简单到透明,顺带几分清高。这也成了他日后被打成右派分子的内在‘必然’因素。

    物理老师原来在大学任教。夫人生了两个孩子以后,为了就近能照顾家庭,毅然辞职下就应聘到梧桐中学。

    教初中这些没有什么基础的毛孩子对他来说实在是和以前有太大的不同,他不得不花时间认真思考。他做了许多教具,尽量将一些cH0U象的力学、声学、电学、光学、热学等物理现象形象化,让学生尽量在可感触的状态下认知物质的形态、大小、结构、X质。他喜欢实践,带学生看天空中的彩虹,分辩光的组成;把木板锯成圆形、方形、三角形,告诉学生形状的改变不影响本质;滴一滴红墨水到装满清水的玻璃杯里,观察扩散现象:拿面小镜子照照自己,认识光反S;告诉学生打雷时,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表明光b声音传播快;把装有开水的两个杯子分别浸入水中和放在同温度的空气中b冷却速度,讲解水的热传递Xb空气好。几乎任何日常生活,他都可以有科学的解释,变换成物理教学的内容。让学生生出对物理的热Ai,对神奇世界的渴望和好奇强烈起来。晚云想,物理老师是太博学,太聪明了,不由你不敬佩。

    有一天讲能量的转化。老师拿根细线悬挂的小球在空中摆动讲解重力势能和动能的变换,接着再讲人人见过的钟摆。站在讲台上的他衬衣下面正露出一截K带,随同他的移动摆来摆去,同学们都看见了。一个同学指了指,教室里出现微微的笑声。物理老师察觉以后,立刻背过身将K带收拾好,转过来却一本正经地说:‘同学们,不好意思,见丑了。这是b较少见的一种摆,同样存在能量的互换问题。’

    全班同学哈哈大笑。从此,私下里物理老师有了‘摆’的绰号。

    晚云的班主任教政治。五七年‘反右’以前的政治没有那么吓人和专横。教科书里有一些关于执政党和领袖的故事,也有一些帮助树立意识形态的文章。但主流方向还是以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和高尚道德情C,为国家培养德、智、T全面发展合格人才为目的的。班主任有轻松结合理论和现实的教学技巧,深知青年心理学,她的政治课从来不枯燥,很有‘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境界。

    同学们日益变得有理想、有抱负。晚云想的是中学毕业以后考一所全国最好的大学,将来做宇宙飞行员,翱翔太空。

    班主任和蔼可亲,大多数时候都面带笑容。解决问题或做思想工作的时候绝对以理服人,循循善诱。班里气氛欢快和谐,班主任给了学生另一个家。

    ……。

    那是多么美好的初中生活啊!

    当清晨的第一缕yAn光照到学校C场国旗上的时候,同学们在轻扬的喇叭声里锻炼、作C,欢声笑语,青春的朝气开始铺散弥漫。

    每一节课都是师生之间心与心的交流,是知识的浇灌。

    课外活动是如此多姿多彩,美术、音乐、文学、T育、政治、历史、物理、化学、数学,各科都有兴趣小组。学生可以自由选择,没有任何附加条件。

    吃过晚饭,高昂的音乐再次在C场响起,热烈而奔放。同学们纷纷跑去跳舞。《找朋友》、《丢手绢》、交谊舞。有时候只是为了好玩,一个接一个,把手搭在前面人的肩上,队伍越来越长,在C场里形成一圈又一圈,和着音乐节拍兴奋地跺脚、吼叫,张扬个X,宣泻自我。在这里没有压抑,没有恐惧。至少,晚云没有。

    晚云从小喜欢唱歌,参加歌唱小组初露头角之后,很快被推荐进入校合唱团。梧桐中学的合唱团在B市中学里面是有份量的,每年全市中学生歌咏b赛中始终稳进前三名。当晚云第一次站在市大礼堂光彩夺目的舞台上和同学们一起唱《我们的生活多么幸福》的时候,激动得泪水都快流出来了,

    ‘我们的生活多么幸福,我们的学习多么快乐。

    晨风吹拂着五星红旗,彩霞染红了万里山河。

    不论在城市还是乡村,孩子们上学高高兴兴。

    ……。

    今天我们跟着亲Ai的老师,学习科学学习本领。

    明天我们就像小鸟一样,飞向祖国工矿农村。

    快乐的节日红旗招展,我们排着队伍昂首向前。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我们的生活多么幸福,我们的学习多么快乐!……。’

    这首歌也许就是当时普通学生生活的写照。

    晚云热Ai自己的学校、老师、同学,热Ai每一门功课,热Ai祖国、热Ai自然。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