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墓:青海妖楼_一、重瞳男子(三)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一、重瞳男子(三) (第2/3页)

意识用手捂住眼。

    光,七彩的光,桃红亮橙土h翠绿靛蓝……化成光谱上花啦啦的碎纸片,在万花筒中旋绕出千变万化的舞,七彩霓虹反S还原到最後变成最纯粹、透明的光,带点目眩神疑之感,他看见了,但不是平常的眼,感觉有一个小小、深邃的眼,正凝视着眼前这个全新的世界。

    他知道,此时,他左眼底下的另一个瞳孔正在开启。

    是什麽时後发现他有另一个眼呢?

    小的时候他从未发现自己不同之处,一直觉得与一般人无异,虽然他曾经在田野泥塘中看见穿着蓑衣、半个膝盖高的雨师,也曾随着寺庙进香时,看到趁人们不注意时大口x1食着人间香火的蟠柱青龙,他总是习以为常,一直以为这是众人与他都习以为常的风景。

    直到几次脱口而出引来众人的惊异,他自然而然的噤口,并且早熟的选择沉默做为保护sE。

    但他是妖怪吗?每当左眼传来灼烧似的不适感,一个前所未见的世界在眼前开展,他常扪心自问,自己是妖是人?

    看着镜子中的自己,左眼眼尾出现着一个小小的黑点,平时不常有人注意,但只有他知道,当左眼开始微微振动且疼痛之际,那个黑点便会变化出一个缺口,他的眼中出现另一个瞳孔,可以看出凡胎r0U眼看不出的JiNg魅与魍魉。

    帝子降兮水中央,目渺渺兮愁予,贻我青铜镜,何以报之琼瑶?吾乃采崑山琼玉。双珠玳瑁绍缭之,青鸟、青鸟为吾导引;霪雨,霪雨,其自西南雨。

    这首歌究竟是谁对他唱的呢?他怎麽也想不起来了,只记得一个清朗的午後,yAn光在翠绿的柳眼上打上一层薄薄的镀金,随着袅娜的风一阵筛落的细碎而玲珑的絮语,远远的,一个低垂的眼眉的白衣nV子,衣袂间薰染着Nh的栀子花气息,连声音也带着甜味。

    彷佛封印似的,此後,他再也感觉不到左眼的疼痛,自然,他也真的与常人无异,看不出任何特异的景象了。

    但他从未忘记自己重瞳的身分,成长之後他开始查阅相关的资料,他终於知道,原来中国古代,便有着一支名为重瞳的种族,之後重瞳的血Ye散布到华夏四处,潜存在汉民族的血Ye里,而历史上也出现过一些重瞳子,最早的文字创造者仓颉、舜帝、楚汉相争的项羽、南唐後主李煜、明末清初大儒顾炎武……他们多半有不凡的身世。

    但这些人与他的族谱一点关系也没有,他身上流着这些人的血吗?而他不过是个普通人,没有任何一点超群之处呀!

    而这些人的身世也常常带着一种无以名状的悲怆。

    每当寻访过资料,掩卷之後常是一阵叹息,他不知道、也不明白自己为何会是名重瞳子,而日常生活中,他也不过是个平凡的普通人罢了,更无力与命运抗争。

    最近一次发现左眼的SaO动,是在收到青海古物研究所的邀请函之时。

    当指尖碰触到信封的一瞬间,他看见一只琉璃青的、手掌大的莲花,漂浮在半空中,一花开五瓣的盛开,接着莲瓣当中缓缓升起了一只T态婀娜的飞天伎乐,在旋绕一圈後,缓缓的消融在空气之中。

    这是某种暗示吗?他想。

    「你还好吧!没事吧!」他听见叶教授温暖的关怀。

    「没事,坐车坐久了,有点贫血罢了。」他习於罗织善意的谎言道。

    放开手,只见一名巴掌大小的、身着彩缎的飞天,自莲花尊上头飞来,在他上空飞旋了半圈後,像是找到合适的位置,轻飘飘的,落在他的左肩上。

    他轻点一下头,凝视着眼前这名飞天的形貌,飞天是来自印度的神只,做为佛教壁画中颂赞佛菩萨天人的形貌,大部分都是以nV身为形象,呈现倒弹琵琶、飞天伎乐的线条感,鲜少以男X面貌呈现,但眼前这一名小飞天面容清秀、带有几分中土汉人的形貌,身上披着青sE缎带、腰间以青莲为饰,令人联想封神榜里的哪吒,俊眼秀眉、煞是好看。

    是你找我来的吗?望着小飞天一眼,他在心里问。

    小飞天咕哝一串他听不懂的语言,这应当是中古时代的梵文吧!也有可能是当地的吐谷浑话,但可以确定绝对不是英语和国语,很好,完全无法G0u通。

    「宗翰,你要不过来看看?」为了避免让人误会他与空气说话,听到叶教授的问话,他即刻走至桌前,眼前摆着一只手掌大小的鎏金凤鸟、几十枚古钱币,从花纹和形制上似乎不是中土使用的钱币,应当是胡商使用的钱币,但不确定是波斯、还是印度,旁边还有好几卷泛h的丝绸经卷,看着已经打开的一卷,并非熟悉的中土观音容像,而是象首人身的神只。

    就在此时,小飞天一跃而下,领着他的手往前,只见前方一尊及膝的釉sE青瓷。

    「这该不会是古人拿来作荫h瓜的容器吧!」大罗打趣道。

    「这是莲花尊。」宗翰道:「是一种冥器。」第一眼无须思考,宗翰就了然於心了。

    该怎麽形容这尊莲花尊呢?只见这尊侈口、长颈、圆腹的莲花尊,他上头的釉sE十分水净清透,隐隐然,竟带了点江南水乡的那GU潇湘烟雨的空蒙之感,虽然历经千年的尘土,仍是风华不减的,不禁令他想起了自己小时候住过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