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一章 共浴 (第3/3页)
无法回家了,所以想加入商队。 事情发展过快,几个面容轮廓深邃而高大的外国人一头雾水,七嘴八舌地讨论着,弄清楚情况後才围着少年转了几圈,面露为难,跟翻译説了句话。 翻译回头跟穆允恭説:「没有工资,但包吃宿,行不行?」 这情形也不到穆允恭不行了。 见商队和穆允恭谈好了,翻译才急急跳上已鸣了第一发尾笛的船。 穆允恭无以为报,把手中最後那颗龙涎果抛到翻译手上,大声地说这果子很甜。 翻译应一声,挥挥手便剥着果皮回到船舱里分食了。 商队头领指他到车队前头坐下,与另一个新人齐齐牵马绳。 对西方商队而言,他一个瘦小的东方人,口不能言手不能担,没有任何技能,没有任何价值。 穆允恭白日在私塾熟读四书五经,夜夜挑灯钻研古往今来的经商之道,到了国外只能当个马佚。 同坐一车的马佚是看似二十多岁的青年,好像严重低估了他的年龄,在语言不通的情况下时常用对待小孩的态度跟他互动,穆允恭连马绳也摸不上几次。 穆允恭没来得及消化内心汹涌的情绪,跟着商队赶来奔去,从港口一路南下,深入到农耕人口密集的内陆,接下来的两个月都在小镇商户间充当传递文件的跑腿。 大航海时代,赫然出现一个东方面孔的新鲜劲已经过去了,金发碧眼的小镇居民早见怪不怪,忙着做生意时就指着桌子那边让他放下东西,一个眼神也不分过去。 他是新人,当然不能接触到甚麽机密文件,能碰的只有货物清点确认单的签名复本而已。 首次完成任务回去时,刚好中午,路边可爱小巧的欧蓍草隔着裤脚挠他的脚腕,他急急忙忙的,没有停下脚步,去到地图上圈着的第二个地点。 打开大门,正在下馆子的商队给他分了一碗热汤,一块面包和rou食。 他是感激的,但苦闷却充斥心头。 他在国内并未允许跟随家族行商,不知道这种难受是不是天下大同,只能看着来到异国後仍然不变的圆月独咽孤独。 1 可能他的家族是对的,他就是一个帮不上忙,养着占地方的废物。 幸得清闲,晚上商旅因疲倦而昏昏入睡时,他能看着月色思考很多事情,想绝情的穆家,想茫茫的去路,想自己,想爱人。 穆允恭从怀中掏出一幅小小的,折叠过的宣纸。 摊开是一副笔触生涩的丹青。春意盎然的宅邸间,画中人扶着窗框探头挥手,眼睛笑得都眯起来了,神态灵动又可爱,一点也没有待嫁的含羞答答,柔情似水。画背既没有署名也没有题字,这是他自己提笔的。 说实话,他对画中人的记忆蒙胧,甚至对两人最後一次何时见面全无印象,连对方的轮廓也不大记得了。 只记得他比这张画上更好看更生动。 周清圆,清圆。 少年希望此时周清圆也在抬头,看同个模样的月亮。 他坐着伤春悲秋之际,睡在他旁边的青年醒了过来。 青年就是平常和穆允恭一起牵马的那人。他卷着被铺,在东方少年的注目礼下慢悠悠蹭到对方旁边,指指穆允恭手中的画,眼神好奇。 1 当初穆家派他到国外的事过於突然,穆允恭来不及准备,加上国内没有多少外语相关的书籍,他只能看驴画马地胡乱自习一通,可想而知学得一塌糊涂,只记得几个日常单词。 他指着画中人说:「畏乎。」 对方歪着头,眨巴眨巴着那西方人独有的大眼睛。 见他不明白,穆允恭没有窘逼地闭上嘴,一面认真地换了说法:「拉巴。」 对方仍然直直看着他。 穆允恭没办法,只好伸出两手的小指,勾在一起。 那人一拍大腿,懂了,但他脸上的疑惑更重。 穆允恭指了指自己,随手拿了笔在掌心写了亚拉伯数字的「17」。 虽然外语学不好,但笔划比较简单的数字还是能认能写的。 那人眼都快突出来,接过笔也在自己掌心写了个数字,递给穆允恭看。 1 16。 竟是比他更年轻。 两人以猜疑的眼神对视,几许齐齐笑了起来,外国少年笑着教穆允恭说畏乎和拉巴的正确发音。 少年最後指指自己说:「山姆。」 幸好肢体语言是天下大同的。 接下来几个月,穆允恭一边跟着商队走,一边在马车上跟那少年学单词。而已对方没上过学,也没当过老师,只能指着沿路经过的某样东西,说它的名称,剩下的全靠穆允恭自己体会。 穆允恭感觉自己回到了牙牙学语的年纪,听到甚麽,重覆甚麽,甚至不知道怎样拼字。 商队其他人从在马匹上悄咪咪地看他们指手划脚,到偶然给他几本认字的儿童读物,再到嫌弃地一把拍上外国少年的脑袋,与穆允恭说「别听这小子的」,用了两年。 挺讽刺的,穆允恭花了十七年,让有血缘关系的人恨他恨得想自己死在异国他乡,但在海洋的对面,只用了两年就有人愿意接纳他。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