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寡言御史╳率X探花 亲吻 (第1/2页)
除夕夜,金銮殿,群臣宴。 一只骨节分明的手握着手里金丝缠枝镂空的酒杯,青年一袭紫色官袍,宫灯映照下,衬的那张举世无双的脸面俊美如冠玉。 此人正是当今圣宠正隆的大理寺少卿,宋放,宋子安。 宋放为人风流恣睢,既能与人聊笑,使人如沐春风,也能句句呛人,把人噎的一个字都说不出来。 今夜那司礼官也不知是哪个没有眼色的,将他和萧衿的座次排的很开,他得挺直了腰板,才能越过那几个正襟危坐的老头,看到萧衿的一举一动。 啧,宫宴,无趣的很,菜品不好吃,歌舞不好看,身旁还没有美人做伴,简直就是一无是处。 但陛下的面子还是得给。 于是宋放为自己新斟了一满杯酒,端着酒杯起身道:“今宵佳节,新时换旧日,臣端祝陛下千秋万岁,我大齐江山永固,如陛下不弃,请满饮此杯。” 御座上的乔锦一脸茫然地喝了这杯宋放敬的酒,心里有种不祥的预感,嘴上却仍配合宋放说些场面话:“子安乃我大齐之栋梁,朕素爱重,望卿日后业业兢兢,造福黎民,莫负圣恩为是。” 宋放闻言,躬身行礼,眉目低垂,叫人看不清里头的情绪:“陛下训示的有理,为君为民,臣自当尽心竭力,然尽心竭力,也需先有心有力,臣今日身子不适,不胜酒力,还望陛下恩准臣提早离席。” 乔锦了然,原来是跟这儿等着呢,顺水推舟道:“既是身体不适,不若便早些回府好生休息吧,朕遣福禄送你出宫门。” 宋放深揖跪拜:“谢陛下。” 乔锦摆摆手:“去吧。” 宋放起身离席,路过萧衿的时候同那人墨潭一样的眸子对上,虽然仅有一瞬,但是二人之间眼波流转,尤其是宋放,一语未发却将万千情丝尽付其中。 萧衿明白宋放是什么意思,虽知这样不妥,但他着实受不了宋子安那水磨缠人的功夫。 乔锦刚吃了一口菜,便又听得了一声“陛下”。 目光隔着冕琉追索过去,果不其然是萧衿。 对这两人之间的关系,乔锦心知肚明,没看上次宋放拜访萧太傅,都给萧太傅气成什么样了,从不告假的大齐第一忠臣接连半个月称病不朝,自己遣内侍去问是什么病,萧夫人又支支吾吾不肯说。 而且那天之后,萧知行就搬出了太傅府,到外边另立府宅,两三个月也不到萧太傅府上走一遭,据说是萧太傅不让…… 至于宋放这个罪魁祸首,从萧衿自立家门起,压根不回自己的园子,成日价地往萧御史府跑。 没等萧衿开口,乔锦就已经替他找好了借口:“萧爱卿的脸色不佳,怕不是也身体不适,莫如便同宋爱卿一起先出宫去吧。” 萧衿:“……臣谢陛下隆恩。” 叫他当场编瞎话欺君,多少还是困难了些。 —— 宫道里,萧衿冷着一张脸,任宋放百般讨好,就是连个笑模样也没有。 一直到走出宫门老远,萧衿才瞥了一眼宋放,低声警告道:“莫要仗着圣眷正隆便乖张恣睢,小心招来祸事,到时候我可救不得你。” 宋放拉着萧衿上了家里来接的马车,不以为意道:“萧美人,我大齐律典中有一条,叫做‘刑不上大夫’,就算招来祸事又能招来什么样的祸事,至多不过是被贬官罢了,总之不会缺胳膊断腿,有碍你观瞻。” “要真有不测的那一天,大不了厚着脸皮求求陛下,我再回江南去呗,哎,到时候你跟不跟我去?” 萧衿一把拍开他不老实的手,偏过头去,干脆来一个眼不见心静。 他自岿然不动,架不住宋放厚脸皮,一而再再而三地伸手去扒拉萧衿的胳膊:“喂,萧知行,你跟不跟我去。” 半晌,萧衿一声低不可闻的“跟”,耳尖起了一层薄红,宋放听见了,志得意满地低笑一声,算是将这一茬揭过,说起另外一件事。 “听说扬州府新盖了一家宝月楼,做吃食是一绝,只要你能说的出菜名,就没有他们的厨子做不出来的。” 宋放喝了点酒,话就格外多,说的内容也天马行空,半点不着边际,三两句便又换了话题。 萧衿只静静听他说,间或恰到好处地插上两句话。 “前阵子小萝卜花来信说他祖母的病好了不少,老人亲手做了两双鞋感谢咱们呢,等明年小萝卜花赶考进京就给咱们带过来。” 提到这事,宋放眉眼间带了几分很明显的洋洋自得。 萧衿点了点头,示意自己知道了,漆黑的眸中闪过了一丝对宋放的激赏。 许是喝了酒,平日里清清冷冷的嗓音带上了些许沙哑:“应该的。” 宋放虽为人恣睢,可扬州府为官三年却也是当真为老百姓做了不少实事的,开凿水渠,兴办学堂,打击私盐,杜绝贪腐…… 桩桩件件,真真称得上一句“爱民如子”。 方才提到的小萝卜花就是宋放资助的学子之一,因为他右眼旁有一块类似于萝卜花的印记,所以宋放给他取了个外号,叫小萝卜花。 还有,小萝卜花祖母的病,也是宋放帮忙请郎中给治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