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63-64 (第2/3页)
同温玉一般,他夜里喜欢将段临舟搂入怀中,捂一宿,天气最热时,段临舟也会发汗,嫌热,下意识地就要推穆裴轩。穆裴轩不愿意,结结实实地精壮身躯压着段临舟,rou贴rou地挨着,舒坦得让人眯起眼睛。 同年九月。 临关被攻破,秦凤远率大军踏过临关,兵临梁都之下。 梁都惊慌不已,有意和秦凤远议和,秦凤远提出了条件,杀了林相,皇帝亲下罪己诏,满朝文武一道将端王的棺椁送出梁都。 林相当朝怒骂秦凤远竖子莽夫,不知天高地厚。 和谈破裂。 不过几日,梁都就传出消息,林相死了。 他死在了宫中。 幼帝亲自杀的林相,道是jianian相误国,细数了林相八大罪状——谋害先帝,构陷忠良,结党营私祸乱朝纲云云,其罪罄竹难书,以昭天下。可即便如此,失去天险的梁都,仅仅依靠着早就被梁都的繁华养钝了刀枪,侵蚀了斗志的京营将士根本无法和如狼似虎的边军相抗衡。 梁都失守已成定局。 九月十六是被载入梁史的一日,这一日,年仅十岁的梁宁帝下旨南迁,将大梁国都迁往玉州。 消息传入瑞州时,瑞州正迎来第一场秋雨,一下雨,就有些寒意。 段临舟揉了揉自己微凉的指尖,也忍不住抽了口气,这可真是,可真是天翻地覆——大梁,竟就这么南迁了。虽说早就有所预料,可真到这一天,饶是冷静如穆裴轩,都忍不住恍了恍神。 可旋即,穆裴轩就反应过来,他双目灼灼地盯着段临舟,说:“端王平反了……”他呼吸微微急促,说,“那就说明于大哥根本就没有参与谋反,于家是被冤枉的,于家无罪!” 段临舟一怔,脸上也露出了几分笑。 于家举家都被判了流放,至今已有数月,期间许方意听闻丰州叛乱时曾来过一封信道平安。 如今端王平反,于家无罪,于家人自然就能离开流放之地。 穆裴轩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也忍不住笑了出来,他捏着信笺,在书房内转了几圈,说:“不管怎么样,于二哥他们要离开,还是需要去请一道圣旨……” 段临舟看着他喜不自胜的模样,也笑了笑,他实在很喜欢穆裴轩的真性情。 二人在书房内商量着事,王府外,却来了一行人,为首的是一个二十来岁的年轻天乾,他递上了拜帖,对门房道:“梁都牧府牧柯,求见郡王,有劳通传一声。” 104 牧家是杏林世家,家学渊源,族中子弟世代为京内太医署的医官。 段临舟曾听闻穆裴轩说起过这位牧家的二公子,牧柯天资聪颖,自幼博览群书,医术卓绝,对他很是推崇,没想到此刻本该在梁都的人竟会出现在瑞州。 他和穆裴轩对视一眼,穆裴轩面上露出喜色,道:“牧柯——我去见他。” 二人是一起亲自将牧家人迎进的府,这是段临舟第一次见牧柯。牧柯很年轻,不过二十来岁,身材高挑,生了双风流蕴藉的桃花眼,笑盈盈的,风尘仆仆也掩不住天乾卓尔不群的气度。 与其说是大夫,牧柯更像个世家贵公子。 牧柯说:“冒昧登门,叨扰了。” 穆裴轩瞧他一眼,道:“你何时这般客气了?” 二人相视一笑,牧柯叹了口气,无奈道:“小郡王,我们这回可是来投奔你的。” 穆裴轩说:“欢迎之至。” 牧柯目光落在段临舟身上,中庸面色透着病态的苍白,一看就是久病之人,他笑道:“这位便是郡王妃吧,久仰大名。” 段临舟莞尔,颔首道:“牧公子。” 几人说着,一道往王府内走去,此番和牧柯同行的,还有几个牧氏子弟,又有三辆马车,车内载的尽都是牧家这些年珍藏的医书。 牧柯道:“秦凤远在临关和叶不通将军僵持了数月,梁都内乱成了一团,有人主张南迁,有人誓死不愿迁都,你也知道,我爹出入宫闱,他觉得叶不通守不住临关,正好你给我来了信,我爹便让我来了瑞州。” 穆裴轩说:“牧太医还留在了梁都?” 牧柯轻叹道:“我爹有官职在身,岂能轻易离开?他也不愿意走,他放不下太医署,也放不下小皇帝。” “如今小皇帝南迁,我爹身为医官,应当一道去了玉州。” 穆裴轩说:“你也无需太过担心,牧太医是太医院院正,即便是信王,也不会为难太医。” 牧柯笑了笑,说:“我爹也是这般劝我的,他说就是那穷凶极恶的匪盗,也不杀大夫,让我别担心他。” 穆裴轩道:“你先在瑞州安顿下来,我会着人去玉州打探消息。” 牧柯笑道:“多谢。” “你我何必言谢,”穆裴轩摇摇头,他说,“当日在梁都,若非你,只怕我已经着了别人的道了。” 穆裴轩看了眼身旁的段临舟,开口道:“牧柯,我在信中曾和你提过——” 牧柯看向段临舟,斟酌片刻,说:“我翻遍了宫内和牧家历代先祖行医留下的手札,的确找到了关于‘见黄泉’一毒的记载。”他此言一出,穆裴轩眼睛一亮,坐直了身,直勾勾地盯着牧柯,牧柯缓缓道:“此毒之所以被称之为奇毒,正是因为它极难炼制,世所罕见。” “五十年前,我牧氏有一个子弟,四处游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