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R阴谋g反串,上位成女皇  (第1/3页)
    民国93年2004年,彼时总统竞选战正在如火如荼开打。四年之前,在李登辉的一手C弄下,率领民进党将国民党赶下野,台湾首次政党轮替。从在野到执政,蔡英文在这四年里如何实现了华丽的逆袭?    这四年间,蔡英文虽然在扁政府中担任陆委会主任一职,但始终无任何党籍,蔡英文任期结束後,又先後请她出任「驻美代表」和行政院经济建设委员会主委,却都遭到了拒绝,表面上蔡英文给出的理由是想回家多陪陪家人,但实际上真正帮她做出决定的,是父亲蔡洁生。民国93年2004年大选尘埃落定之後,再一次找到蔡英文,提出让她出任民进党不分区「立委」。    台湾的所谓「立法委员」,相当於美国国会议员,是手握实权很有油水的职位,接二连三主动关照蔡英文,一方面有李登辉的嘱托,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现实需要。    在选前曾有过提高政府部门nVXb例的竞选承诺,非常需要nVX「立委」名额,而且民进党虽然赢得「总统」选举,但「立法院」里依然是蓝营占了多数,是朝小野大的局面,对於来说,绿营的每一个「立委」席位都非常宝贵,必须安cHa绝对的自己人,蔡英文这样的政治菜鸟自然是不二人选,因为完全能被自己拿捏。    作为交换条件,蔡英文若想进入「立法院」,必须先加入民进党,保证按民进党党章党纪行事,蔡洁生觉得时机已经成熟,便让nV儿答应了邀约。民国93年2004年9月,蔡英文入党,隔年初正式进入「立法院」。    从陆委会主委到立法机构不分区立委,蔡英文在台湾的立法机构素来有「白玫瑰」的绰号。说的是她头脑清晰,言辞犀利,步步为营。而她在担任了两年的「立法委员」後转任到了行政机构担任副主管,与当时的行政机构负责人苏贞昌多有龃龉和摩擦。但是在的一力护航之下,蔡英文的仕途之路顺风顺水,没有外部力量可以撼动。民国95年2006年,蔡英文被任命担任行政院副院长。    民国97年2008年,狼狈下台,身陷囹圄,民进党一败再败,走入Si路。党内不断要求革新,进行自我革命。民进党刚在「总统」大选中挫败,在520交出政权前,民进党选出下野後第一位党主席,选举结果由当时有「小龙nV」称号的蔡英文打败辜宽敏,当选党主席。这也是民进党创党以来首位通过党员选出的nVX党主席。    民进党的「四大天王」谢长廷、游锡堃、苏贞昌和吕秀莲,在的打压及贪腐的恶劣影响下,被迫暂时退出民进党权力核心。「四大天王」虽然受挫,但却在民进党内各据山头、拥兵自重,并不把蔡英文放在眼里。实际上,蔡英文之所以能高票当选民进党主席,并不是因为党内派系都支持她,而是「四大天王」互斗,没有一个人能接这个位子。民进党大佬需要有人在前线收拾烂摊子,让他们坐拥超然的权力,党内若发生了什麽事,再来说三道四。    但蔡英文显然不想当傀儡。民国98年2009年初,在接受采访时,蔡英文表示:「民进党早已是在野党,如果还继续说谁是天王,不是挺怪的吗?因此,我最讨厌这个字眼!」蔡英文不但最讨厌「四大天王」这个字眼,而且也有心要摧毁那些以老卖老的党内大小诸「王」。    正是在此背景之下,民进党籍前「立委」许荣淑、前新竹县长范振宗前往湖南参加两岸文化论坛,令蔡英文B0然大怒。她先是派人在两岸文化论坛上强行拉走要发言的许荣淑,後来又敦促民进党通过决议,禁止现任及卸任党内公职人员参加两岸论坛。民国98年2009年7月,在蔡英文强力主导下,民进党开除了元老许荣淑等人党籍,意在「杀J儆猴」。    蔡英文Si盯着许荣淑不放,原因有二:其一,许荣淑是民进党十八人创党小组成员,民进党中央九楼入口处,至今仍放着一幅「民主进步党创党工作十八人小组」的黑白照片,许荣淑就在照片中央。开除许荣淑可警告同为创党元老的「四大天王」;其二,许荣淑在民进党酝酿「禁限登陆条款」之时,不听警告而坚持参加两岸文化论坛,开除许荣淑能起到「不得冒犯小英权威」的效果。    在削弱时代「四大天王」的同时,蔡英文也在培植自己的团队。民进党桃园县长参选人郑文灿、发言人蔡其昌、政策会首席副执行长刘建忻、文宣部副主任廖志坚,是蔡英文最为倚重的「政治新星」,被媒T称为民进党的「四小天王」。通过「四小天王」领兵作战,其他势力慢慢淡出民进党的决策核心,蔡英文逐步确立了自己的领导地位。    蔡英文在任民进党主席的4年间,政治光环逐渐显耀,不少绿营政治人物向蔡聚拢,这也让蔡英文的声望在不知不觉之间有了进一步的飞跃,让她有了角逐政坛的本钱。以蔡英文为核心的「英系」已初具雏形。    民进党各派系主要代表人物蔡英文首届任内顺利平衡各派力量,迅速带领民进党走出民国97年「大选」败选的低谷,个人声势高涨,於民国99年2010年5月毫无争议的连任党主席,成为足与「天王」苏贞昌b肩的绿营新「天後」。此後,蔡英文亲历新北市长选举而高票落败,党内人气居高不下,逐步奠定绿营「共主」的地位。    在此期间,不少派系「借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