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卷2 太子玄37誉儿  (第2/2页)
我也跟你去修仙好不好?”    青玄扶着小宣宁帝站起身,道:“墨云,你可有什么地方能安顿官家?”    “你可还记得秀容郡,吴泰山顶那空山寺。”    “记得。”    “把宣宁帝放那寺里,先做个小和尚。有那老僧在,应当稳妥。”    青玄点点头,道:“你这就带官家去吧!”    墨云又把那豹形玉佩挂在青玄脖子上,“我只能带一人走,我安顿好小宣宁帝,就来找你。”    宣宁帝此时,朝二人拱手行礼,说道:“此后这世上再没有宣宁帝了,只有誉儿。”    青玄点点头。    墨云带着誉儿,转身不见了。    天明时分,大殿外面一名小公公闯了进来,跪地就磕头,哭道:“陛下,端王爷攻破城门了,已经到了皇宫外!”    青玄道:“开宫门吧,不要徒增杀戮了。”    小公公听声音不对,先是一愣,壮着胆子抬头,眼前却不是宣宁帝,四下里看,哪有宣宁帝身影,转身就跑。    空荡的大殿,有人拼命想进来,有人根本不稀罕。    权力到底是什么滋味?    觉得自己无所不能?    可帝王也并不自由,看似高高在上,其实被众臣裹挟并不能随心。    除非,除非做个暴君,不听话的通通拖出去斩了!    想到这里青玄摇摇头笑了,还是像师父和墨云那样做个神仙散人舒服些。    大殿外兵将甲胄声音。    青玄整理衣冠,站在大殿中间。    大殿门被打开,走在最前面的正是自己红袍金甲的父亲,手持长剑,背挂强弓,腰别莽鞭。    端王看见大殿中站着的竟是自己儿子,也是始料未及。端王身后跟着叶将军。    端王道:“你们在殿外守着。”    叶将军也看见了世子玄,虽然不明所以,仍是躬身拱手朝世子玄行了个礼,然后转身出去,关上大殿门。    二人异口同声:    “玄儿,你……”    “父亲,你……”    青玄走上去朝父亲行礼,端王扶起青玄,说道:“玄儿,你果然被关在宫中!”    “没有。父亲,我是昨夜才到,说来话长,之后再跟父亲解释。父亲,您就为了这事谋反?”    “何止,刘太后要趁着皇帝大婚,你我父子二人都在中都之时,一并抓捕。先不说这个,现在要紧的是宣宁帝呢?”端王望大殿四下里看。    “父亲可是要杀他?”    “这……玄儿,你若有两全之法,父亲也不是那不通情理之人!”    “那便好了。我已经把官家送出宫了,此时此生再也不会出现。从此刻起这世间便没有宣宁帝了。”    “这……”    “父亲……陛下!”青玄故意改口道,“陛下!你们本就是同族同宗,他可是您亲侄儿啊!并非外族!何况他自小与儿臣亲厚,在宫中一向宽仁待臣。陛下今日若杀他,要让儿臣如何自处?这天下已经是陛下的了,何苦再为难一个刚及弱冠的小儿。他一无兵权,二朝中无人,他就算还活着,又能掀起什么风浪?”    青玄跪地行君臣大礼,继续求情道:“以儿臣愚见,陛下眼下当务之急是,立刻拟旨,将刘太后以及宣宁帝后宫都迁往皇陵守陵。并且罢黜唯刘太后马首是瞻的李相、吕相等人,稳固朝权!”    青玄虽一心修道,年幼时做太子伴读,这朝堂里的事他虽没兴趣,可却不是不懂!    端王扶起青玄道:“我儿所言极是!便依你,这江山将来也是要留给你来继承的!”    青玄听父亲妥协,语气也轻松起来道:“陛下正值壮年,和母亲还可以再……”    端王打断青玄道:“啧,口无遮拦!不过,这小宣宁帝不死,只怕朝臣还是会拿小宣宁帝做文章,再闹出什么借尸还魂的麻烦事。”    “好办,我这就以誉儿口吻拟退位诏书,自觉才德不济,贬为庶人,让位给九皇叔端王,就妥了。我亦知印玺在哪里,这诏书陛下即可昭告天下,同时陛下登基诏书也一同示出,众臣自无话可说!”    “好,就这么办。”    “是,儿臣这就替陛下执笔。”    第二日,清早卯时,刘太后被送出皇宫,赐道号肃霂送往皇陵守陵。    刘太后族中凡是在朝为官的全都贬官。    李相在中都恒璟城内的宰相府邸,奢华堪比皇宫,府中光是歌舞伎就养了上百个,竟然有十六房小妾!    他被押在皇宫门口,当众杖毙,曝尸城门口示众。诛九族。全部家产充公。    朝中另外两位三品贪臣被抄家,三族入狱。    宣宁帝后宫全部送到皇陵守陵,皇后徽意自然也被送到皇陵。    后来德懋公主专门入宫为徽意求情,皇陵清苦,希望将徽意贬为庶人,接到自己公主府内居住。    青玄答应,下了旨。    三日后,登基大典,新帝登基,改年号为元历。端王自此变成了元历帝!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