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84英雄史观和人民史观 (第1/2页)
与县令交代好参观纸坊的事后,龙卿和沈清茗并没有立刻被叫去参观纸坊,而是休息了几日,借着这几日,龙卿和沈清茗又上报了一批耕地需要的数额上去,等了四五日,县令才姗姗来迟。 “大人,可是有什么变故?”之前约好过两天就能参观的,县令这一去就去了四五天,龙卿担心的问。 “没有,就是钦差大人来了,我得去陪着,不过答应你们的事我已经打点好了。”县令看起来风尘仆仆,似乎这几天都在东奔西走。龙卿也明白,钦差来了县令肯定瞻前顾后,但不是忙着救灾,而是忙着给钦差接风洗尘。 “真的?” “那纸坊是公家的纸坊,管事原本是不允许外人参观的,不过我和他打点了一番,借着视察的当儿,你们可以跟着小吏们一同进去,有什么不懂的也可以借着问话的当儿打听打听,但不要问的太明显。” 没想到县令还给了这样一个便捷,龙卿喜出望外,忙欠身道:“这么说来想去参观一次还不容易了呢,谢谢大人。” “我也就一个小小的县令,在这方面只能尽到这点力了。你们尽管放手去试,现在用纸紧缺,若你们能m0索出新的,便捷的造纸术,对朝廷是大功一件,你们指不定还可以得个命名的资格。” “这么好呀。”龙卿低叹。 “既然这么缺,皇上为何不把造纸的法子向百姓推广呢?”沈清茗问:“人多产量总能提上去。” 县令眉头一挑:“你以为想推广就能推广的?” 沈清茗不解。 “我说了很多次天下的纸坊都是公家的纸坊,但公家就一定指的是皇上吗?”县令和她们也不打哑谜。 沈清茗瞬间就明白了,她忘了皇上的背后是一群虎视眈眈的世家,历史上外戚g政的事多了去了,这些盘踞在国家命脉上的世家传承千年,对国家的掌控细分到方方面面,在科举选拔人才这里更是细致如斯,造纸术只是最基础的控制。因此很多时候一个国家的具T发展方向并非由皇帝决定,而是背后这群世家互相对抗导向的结果。 “这么看来,我们还算临危受命了?”龙卿轻笑道。 “你这龙说话就是有意思。天底下凡识字之人背后寻一寻不都能和几大家族扯上g系?不识字那些让他们参观也参观不出个所以然,你们二人跟着我也有些时日了,是聪明人,能学到什么回去尽管造就是,有什么需要的我都尽量给你们满足。” 有些话县令没有说明白,他支持两个村姑造纸一方面是皇上确实希望在民间拓展造纸术,另一方面则是私心。两个姑娘没有背景,她们背后没有世家,这事一旦成了他就能成为纸坊背后的受益者之一,他自是全力支持。 “那我们可要全力以赴了。” “你们也辛苦很久了,现在暑热甚,参观完纸坊就回村子造纸吧,有什么需求差人来县衙说一声便是。” “可我们没有引荐的通牒……” “哪里还需要呀。”县令笑的神秘:“你们做的事在朝廷那儿都是登记在册的,从筑坝抗洪,到赈济灾民,还有这个轮耕制,只怕你们的封赏已经在路上了,封个孺人都是最次的,以后你们进出县衙如履平地。” “……” 龙卿闭上了嘴,她又想起了当初沈清茗戏称她以后能封个nV爵,小媳妇就能跟着当爵夫人什么的,莫非真的可以?她有些期待起来。对于此事沈清茗更是激动,对县令伏身道:“那我们先去纸坊了。” “去吧。” 怀着对造纸术的憧憬,龙卿和沈清茗坐上了县令安排的马车。现在她们已经赢得了县令的宠Ai,也建立了一定的信任基础,县令给她们安排的东西日渐细致,也不会对她们有所保留,安排护卫她们的官吏也是知会过的。 官吏的吏长是个地道的黑龙镇人士,抄着一把乡镇口音,在路上与她们说着等下进了纸坊的注意事项。 “等会儿到了纸坊两位姑娘可得跟紧我们,去哪里要叫上我们,不能擅自行动,不然他们会以你们窃取纸坊的东西钩捕你们,大人想把你们救出来也麻烦。” “这么严重,这次去的纸坊是哪家?” “青竹纸坊。” “看来是造竹纸的纸坊。”龙卿又问:“不知这位官长可否与我们细说青竹纸坊的事?它什么来头?” “青竹纸坊是我们这儿最大的纸坊了,虽然以青竹命名,但只是因着纸坊在一片竹林深处,它不仅造竹纸,也造别的纸,听说它背后的东家是京圈的大员,不是我们这些人能撼动的。” “这倒是,现在规模大点的工坊哪个没有了不起的东家?我听说太和楼的幕后东家也是京城的。”龙卿与他寒暄道。那吏长点点头,闲聊了几句也打开了话匣子:“听姑娘们的口音像是我们黑龙镇的本地人,哪条村的?” “我们是桃花村的。” “桃花村?那个开鹿场的桃花村?你们是无所不能的桃村姐妹?”那吏长顿时惊愕起来。早就听闻桃花村出了两个旷世奇nV子,她们不同于普通nV子,落落大方,不拘小节,而且见多识广,面对洪水的时候还能沉着冷静的号令全村,筑坝抗洪,保住了所有人的X命,庄稼也保住了,b他们这些大丈夫还厉害。 “那都是谬赞,我们也只是普通人,不希望自己的家园被洪水毁掉而已,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