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章 柳暗花明(上) (第3/3页)
陶红彬。 但凡认识陶红彬的人都知道他经历坎坷,市环卫处的掏粪工因救人遭遇车祸,被救者一声不吭地跑了,他却死里逃生,还为此少了一条腿。一家五口的日子原本就不宽裕,而今顶梁柱丧失了劳动力,巨额医药费更令这家庭负债累累。为了三个子女不辍学,陶红彬拖着残肢,四处上访反映,想为自己争取一个“见义勇为”的表彰,结果屡遭白眼与推诿不说,还因暴露了超生问题被罚了一大笔钱,陶红彬四处求助无门,最绝望的时候想过全家一起开煤气自杀。 可是他没死成,因为他被请上了《明珠连线》。 刑鸣并不是第一个请陶红彬做节目的媒体,陶红彬也曾想过向媒体求助,有个女主持台上紧紧握着他的手泪流不止,下台以后就用消毒药水洗了好几遍。 比起庄蕾时代的《明珠连线》常以眼泪或拥抱的方式为节目嘉宾搽除伤痛,刑鸣那种冷若冰霜的长相天生带着距离感,语言风格也不太亲民,似乎完全不谙熟于如何共情。但节目结束录制之后,他便借着《明珠连线》的平台公开寻找车祸目击者,并不厌其烦地一次次派出记者前去求证。他甚至亲自携节目组的律师团登门造访那些推诿扯皮的相关部门,以国家法规与地方条例据理力争,终于为陶红彬争来了一张“见义勇为”的证书。 凭着这薄薄一张纸,陶红彬不仅顺理成章地获取了补偿奖金,还得到了就业援助,在这片顶级别墅区担任绿化管理员,月收入相当不菲。 陶红彬拿到政府颁发的三十万元奖金时,妻子带着三个子女齐齐下跪,“砰砰”地给刑鸣磕了几个头。 后来刑鸣自掏腰包请赶不及回乡过年的打工者吃饭,陶红彬也是座上客之一。饭桌上,陶红彬八岁的儿子当着数百打工者与诸多电视摄像机的面,大声念诵起自己期末考试得了满分的作文,头一句便是:我的理想是长大以后当一名刑鸣叔叔那样的主持人…… 刑鸣微笑,到底是小孩子,如此懵懂天真,分不清梦境、理想与现实,如同灵魂、rou身与残骸。但童声琅琅,酒过三巡,他渐渐眼眶发热,脸颊微烫,一双眼睛薄雾缭绕——他喝醉以后常是这样的反应——一顿年夜饭耗时良久,各色人声此起彼伏,星子在很高的夜空中浮出,闪烁,然后湮没。 ****** 陶红彬在枝杈间仰起脸,也一眼就认出了刑鸣。不待对方走到自己跟前,他便放下了修剪树木的工具,一边在裤子上反复擦拭双手,一边迎上去跟刑鸣打招呼。时隔多日再次相见,尽管早就见过不少回,他仍激动得手足发颤,一开口就结巴:“你……还记得我吗?我跟你喝过一顿酒,你救了我全家几条命。” “我记得你。”刑鸣望着这张黑魆魆的脸,露出这些日子以来久违的笑容,“气色不错,家里人还好?” “都好都好。”陶红彬忙不迭地点头。 刑鸣与陶红彬并肩坐在花廊前,嘴里叼着一根草茎,对方问什么,他就答什么。 “《明珠连线》为啥换了主持人?” “服从上级安排,我会有更好的节目。” “能比《明珠连线》还好?《明珠连线》就是全中国最好的节目。”陶红彬肚子里没多少墨水,只能一连说了几声“最好”以示肯定。 刑鸣转脸看向陶红彬,片刻后,他煞有介事地点头、保证:“一定比《明珠连线》还好。” 听完陶红彬天南海北的一通拉扯,刑鸣就把虞仲夜交代的事情给忘了,老实说他对明珠台里的人一视同仁,无论领导还是临时工,一概不放在眼里。眼下他雄心再起,埋头伏案,他花了三天时间为新节目制定策划方案,一遍遍推翻又重来。 ****** 虞仲夜在第三天傍晚时才回来,跨进家门,早在厅里候着的刑鸣起身相迎。他已经决定全情投入,在新节目扎下根前,怎么也得扮演好虞台长的秘密情人这个角色。 两个人无比自然地贴面轻吻,继而吻得缠绵跌宕,渐浓渐深。 刑鸣闭上眼睛,轻轻“哼”了一声,旋即融化在这个吻里。白天他还在这栋大房子里反省自诘,但这个男人的吻实在太好了,让人分不清这舌齿相偎间到底掺着几分真情、几分假意。四片唇似接非接,虞仲夜问起临时工档案的事情。 “我觉得那工作……没什么大意思。”吻壮人胆,刑鸣一边讨价还价,一边睁大一双雾气蒙蒙的眼睛望着虞仲夜,主动又将唇凑上去。 虞仲夜不再说话,他顺势将刑鸣压倒在沙发上,舌头再次钻进他的嘴里,温柔又霸道地扫刮他的口腔上膛,一只手在他后背腰间揉捏抚摸,另一只手则开始撕扯他的衬衣。 正在摆盘上菜的菲比朝厮磨中的两个男人投去一眼,其中一个很敏感地就捕捉到了这个目光。 “老师……还是先吃饭吧……”刑鸣软磨硬泡,试图阻止,他不喜欢在陌生人前做出这类亲近的行为,虞仲夜虽一言不发,但答复却很直截了当。 他很快就被这个沉默的男人脱得一丝不挂,门铃倒不合时宜地响了。 “去开门。” 刑鸣低头去捡地上的衣服,但衣服已被虞仲夜踩在了鞋底,他说:“就这么去。” 视线望出窗外,隐约辨出来人正是陶红彬,带着一对女孩一个男孩——他的三个子女。 刑鸣僵立当场,方才因情欲燥热的血液瞬间冰冷,不存一丝余温。 门外头的陶红彬又一次摁响了门铃。 刑鸣赤身裸体,一动不动,他确信,虞仲夜是故意的。 “去开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