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26章: (第2/2页)
/br> 与其撕破脸,不如客气点,与人方便自己方便。 做皇帝的都不喜欢头上悬着剑的感觉。 他们会习惯性的铲除各方威胁,不过,贾赦当初说了句话,很让康熙触动,明朝为何那么快就气数尽了,有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逆了天道。 宦官专权令百姓水深火热,宠信道士灭了匡扶正道积善颇多的玄门……这些都是大忌。 灭玄门会遭报应,灭隐世家族呢? 这种想法一旦探出头就抑制不住,康熙原本是有计划的,想要分化铲除这些威胁到皇权的能人异士。听贾赦一席话,他虽然没放弃做点什么维护爱新觉罗家对天下绝对统治的想法,却没打算用太过血腥残暴的方式。 灭九族屠城之类的做法的确能震慑人心,但凡是做过这事的有几个能得好下场? 公孙闫能活得这么滋润,从某种程度上说还得感谢贾赦。 聪明人聊天是点到为止,公孙闫点了点头,对贾赦的言论表示认可,他说得真是一点也没错,只有庸人才会去遵从繁文缛节,本事越大脾气也越大,这是事实。 “既然九爷还没有拿出最后的方案,我再说几句废话,本老爷不轻易给人算命你是知道的,今日一见,我对公孙大人观感颇好,有种遇到知音的感觉。我就看了看你的面相,好家伙,真是不得了,印堂泛赤,露凶色,老弟可得多加小心,保不准就要见血光。” 公孙闫一口酒险些喷出来。 京城里的确有这个说法:贾恩候是千金一算,多少人抱着钱也求不来一句指点。为什么他白得了几句话却一点也没觉得高兴呢? 边上几桌听到这席话的人也是同样的想法。 算命之人说不收你钱的时候,玛丽隔壁那就是危险了,印堂泛赤,见血光?这几句话倒是不收钱,要求他化解还不得拿着银票腆着脸求? 什么观感颇好,如觅知音。 人贱到这份上,也真是够了。 公孙闫放下手中的酒杯,苦笑。 围观群众都在说好话鼓励他,说什么贾天师如此善良,你们如此投缘,铁定会给你指条明路的,又说什么公孙御史是有福之人,怎么会交代在这里呢?至多只是断手断脚,不会掉脑袋的…… 听到这些话,公孙闫就更不好了。 这些权贵子弟还是斟酌之后捡好听的在说,他们心里头的想法那个恶毒,就觉得这是报应!让你丫嘴贱,让你说话没个顾忌,让你得罪那么多人……活该! 贾赦看起来好像是随口说的,实际都是真话,公孙闫心里多少也有数,最近这段他府上的确不安生,见血光不是说他会被康熙怎么着,恐怕是家族那边的事,一个人在京城过了这么久的悠闲日子,终究是到了头。公孙闫没求贾赦指点,他陷入到沉思之中,这时候阿哥们也有决断了,他们派了人将科技第一轮第一场出题那位大儒的儿子找来,让贾赦看他的面相猜考题。 本来,要是写几个字让他测,难度要高得多。 把出题那人的直系近亲找来相面……直接就没了挑战。 当然这个情况别人是不知道的,贾赦也没傻到给他们指明路折腾自己,他装模作样的看了那人好几眼,没有立刻给出回答。 方才嘈杂的酒楼这会儿是一片死寂,所有人都屏息在等待,生怕听漏了什么。他们连出大气也不敢,那位被胤禟派人“请”来的少爷也不自在的别开头……贾赦这才颔了颔首。 “我知道了。” “哗——” 方才有多安静,这会儿就有多喧闹。 气氛瞬间点燃,所有人都在交头接耳,不相信这么快就有了答案。 “要我说这也太玄,连句话也没说,看几眼就能知道科举考试的题目?这么叼贾家咋没包揽状元?贾政就是个科举考试落了地的,靠着祖上荫庇进官场,这么多年都没有升迁,除了他,在朝廷里头贾家直接没人。” “这么说也在理,不过他是贾恩候啊!从来不打诳语的贤圣天师贾恩候!” …… 的确是。 “说再多都是废话,还是挺正主的。” 所有人都看向贾赦,风暴中心的某人还悠闲的端起茶碗喝了一口,然后简单一句话给出答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