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曾一起走过的光年_未知的校园,未名的自己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未知的校园,未名的自己 (第1/2页)

    我带着忐忑的心情踏上前往砚石高中的路,沿途的景sE逐渐从高楼林立的市区,变成了低矮的民房和稀疏的商铺。这里离市中心不算远,但已经显出一种郊区特有的缓慢,街道上的车流稀少,行人也三三两两地走着,仿佛少了城市的匆忙,多了一份随意的烟火气。

    当我走到学校附近,看到了一家小餐馆。

    餐馆的招牌已经有些褪sE,门口挂着的红sE塑胶帘子被风吹得轻轻晃动,透过敞开的门,我能看到里面摆着几张木桌,墙上贴着简单的功能表。角落里的老式电视正播放着某个老旧的电视剧,画面有些发白,但声音却格外清晰。

    空气里弥漫着油烟和葱蒜炒锅的香气,混杂着刚出锅的米饭香,让人闻着就觉得肚子有些饿。

    “哎,年轻人,进来坐坐?”

    我正站在门口张望,一个穿着围裙、头发花白的男人从柜台後探出头来,笑着招呼我。他的声音洪亮,带着一点地道的本地口音,脸上的皱纹在笑意中挤成一团,显得格外亲切。

    我有些意外,没想到随便路过一个地方,还能被热情地打招呼。在城市里,大家早就习惯了低头走路,各自忙碌,像这样主动招呼陌生人的情况,已经越来越少见了。

    我笑了笑,摇摇头,“不了,今天有点事,下次再来。”

    “好啊,随时欢迎!学校那边的老师也经常来吃饭,待会儿你去学校的话,要是饿了就记得回来吃点。”他大大咧咧地摆了摆手,然後转身继续忙着锅里的菜。

    我看着他麻利地翻炒,火焰T1aN着锅底,空气中弥漫着爆炒的香气,顿时觉得这个地方b我想像中要更“有人情味”一些。

    也许,砚石高中虽然在T制内挣扎,但它周围的世界,依然保持着一种缓慢而真实的生活节奏。

    带着这一点微妙的放松感,我转身继续朝学校走去。

    我沿着砚石高中外的小路慢慢走近,远远地,就看到李然站在校门口,双手cHa在K兜里,正四处张望,像是在等人。

    他一眼就认出了我,露出一个熟悉的笑容,冲我摆了摆手。

    他变了不少。

    记忆里的李然,是个朝气蓬B0的青年,大学时总是穿着简单的T恤,搭配随意的牛仔K,走路带风,说话利索,满嘴“哥们儿,信我没错”的自信语气。而现在,他的穿着还是那麽随意,可整个人看上去却有了些微妙的变化。

    他的脸上多了几分岁月的痕迹,额角隐约有些油光,T型也b大学时厚实了一些,眉宇间的轻松劲儿变成了成年人的从容,甚至带着一点微不可察的疲惫。

    “哎呦,林屿!”他大步迎上来,伸手拍了拍我的肩,“还真来了啊。”

    “废话,我说试试就试试。”我扬了扬下巴,嘴角带着点笑意。

    他盯着我看了两秒,然後哈哈一笑:“行啊,看你样子,还是没怎麽变。”

    我挑眉,“你倒是变挺多的。”

    李然愣了一下,随即m0了m0下巴,叹了口气:“你这话听着怎麽有点像嫌我油腻?”

    我没说话,只是打量了他一眼,他立刻苦笑着摆摆手:“行吧,承认了。我这几年在学校混,整天接触的不是学生就是领导,你说能不变吗?不过啊……”他顿了顿,眼神变得认真起来,“我可还是那个李然,真诚是不会变的。”

    他的眼神里依旧有当年的光。

    尽管岁月在他身上留下了痕迹,但我仍然能在他眼里看到一丝熟悉的东西——那种对世界依旧保有热情和信念的神sE。或许,人在现实里可以变得圆滑,但只要那一点真诚还在,他就还是他。

    “走吧,带你见见学校。”李然转身往校门里走,步伐依旧轻快,像是回到了当年带我去见社团新成员的时候。

    我深x1一口气,迈步跟了上去,心里既紧张又带着一点莫名的期待。

    李然带着我走进校门,沿着校园主道慢慢向里走。

    第一印象是——这里和星港市的其他学校不太一样。

    星港市那些市区里的重点学校,往往是摩登气息浓重的,高楼玻璃幕墙闪闪发亮,主打现代化和科技感。而砚石高中虽然不大,却有一种典雅的韵味,建筑风格偏向传统,墙面上爬着些许藤蔓,连围墙都是老式的红砖墙,透着些许历史感。

    “别看它小,该有的全都有。”李然边走边介绍,语气里带着些许熟稔的自豪。

    教学楼共有三幢,一老两新。最古老的一幢靠近校门,楼T的外墙颜sE已经泛h,墙角的灰泥有些脱落,但仍然被悉心维护着,像是这所学校的“根基”,承载着过去的痕迹。新建的两幢教学楼则更加现代化,玻璃窗明亮整洁,走廊宽敞,墙面上的公告栏上贴满了竞赛获奖名单和学习标语。

    穿过教学区,能看到实验楼,一整幢的大楼,配备了各类实验室和功能教室,听说是最近几年才翻新过的。它和老教学楼形成了鲜明对b,像是新旧时代交替的象徵。

    再往里走,是运动场。半标准的足球场草皮算不上顶级,但依旧能看到学生在上面奔跑的身影,球场边的水泥看台上,零零散散坐着一些休息的学生。旁边是六个篮球场,篮球场上反倒b足球场更热闹,一群学生正在热火朝天地打球,汗水洒在地上,伴随着球鞋摩擦地面的咯吱声,青春气息十足。

    “这里的T育生不多,但篮球氛围还不错。”李然朝篮球场瞥了一眼,补充道,“有些学生学习不行,但打球是真厉害。”

    “我看出来了。”我笑了笑,视线扫过球场上的几个学生,他们动作敏捷、配合流畅,显然是长期训练的结果。或许在这个讲求成绩和竞赛的学校里,他们把球场当成了自己的主场。

    再往里,是宿舍区。男nV生宿舍各一幢,建筑风格和校园整T风格一致,典雅但不算豪华。宿舍楼前挂着写着“严谨、求实、奋进”的横幅,楼下的小卖部里,几个学生正聚在一起买东西,偶尔有人边走边低声聊天,带着一种学校特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