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王府 (第1/1页)
那人随手掷下一锭银子,在乞丐碗里叮当作响,白灿灿的,显得与破碗中零星几个乌油油的铜板儿格格不入,刺得小乞儿双目发疼,猛然抬头,一张更刺目的面容映入眼帘。 真是一张标志极了的脸,柳叶眉,狐狸眼,樱桃口。 惨白如雪,毫无血色,偏偏眉与眼瞳又生的极黑,两相对比,近妖似鬼。 那人执了把华丽的油纸伞,所有的霜雪便都落在伞上。他向乞儿展颜一笑,美得近乎妖异。 “要不要跟我走? 走? 跟他走? 乞儿紧了紧手中的碗,愣愣望着他,被冻得发紫的唇,颤抖着吐出沙哑的声音。 “去、去哪儿……?” “去一个,可以吃饱穿暖,可以享荣华富贵的地方。” “可我…还有个meimei,还、还有个阿爷……我不…不能丢下他们……” 清瘦的身影突然覆上来,吓得乞儿不禁想往后退。 而那人只是轻轻弯下腰身,苍白、嶙峋的手抚上乞儿蓬乱的头:“是病重的meimei,和年迈的阿爷。”他笑吟吟道,“你若跟我走,你meimei便有的救,你阿爷亦能颐养天年。当然,不乐意也没关系,不过就是冻死或饿死而已。近年旱涝频发,收成寥寥,谁会有闲钱余粮,去救济你们这些微不足道的可怜人呢?” 所以,该如何抉择? 乞儿缓缓握住那只向他摊开的手掌。 …… 一辆同样华丽的马车,驶过几条街,停在富丽堂皇府邸前。 门匾上有很气派的金漆大字,只是乞儿不识字,盯了半天也认不出。 “这是晋王府。”那人道。 王府?! 再次望向牌匾,乞儿心中多了几分忐忑。 那人牵着乞儿走入大门,路过时旁边的阍者都一一向其行礼。 愈往里走,愈发现这座府邸的富贵非凡,有不染纤尘的白墙和碧绿的瓦,有雕花的窗和许多叫不上名儿来的奇花异草。 层台累榭,琼楼玉宇。 谁会住在这等好的地方呢?这儿的人,肯定都是好命人,想必一辈子也体会不到冰渣子里刨土吃的滋味。 真令人羡慕…… 可是为什么? 可是凭什么? 凭什么这里的人能够吃饱穿暖,他的meimei和阿爷就要挨饿受冻呢? “在想什么?” 那人感受到那只握住自己的小手收紧了力道,看着小乞儿低垂着眉眼一边细细打量一边小心盘算的样子,觉得颇有意思。 乞儿这才回过神来,生怕自己的心思被人窥见了去,忙诌个理由:“我想知道,您是谁。” 这糊弄人的伎俩太拙劣了,但那人却没有拆穿他,而顺着他,笑道:“我姓贾,单名一个引。” “他们都叫你贾先生?” “你也可以叫我贾先生。” “您是这里的主人吗?” “不,我只是王府的门客,你才是王府的主人。” 难以置信地抬头,却见贾引还是一副笑意吟吟的样子,半点不似骗人。 可是这怎么可能呢! 古虽有“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典例,却从未有前一刻还是沿街讨饭的乞丐,后一刻就成皇亲国戚的人啊! 他欲言又止,脏兮兮的脸上满是不解与震惊。 贾引又凑近他的耳朵,悄声道:“只是,你的meimei和阿爷,从今往后都不再是你的亲人。你们素不相识,明白么?” 他听的似懂非懂,眼中闪过纠结,最终点了点头。 他们进了一间院子,院中两名丫鬟已经等候许久,贾引将乞儿交给她们:“带公子下去梳洗一番。” “公子,请跟奴们走。” 丫鬟领了命,半牵半拥地推着乞儿往前走。 乞儿一步三回头,后面的人还是笑,一直笑,就跟狐狸成精一样。 他觉得,贾引就是只爱笑的狐狸。 厢房里生了碳火,一点也不冷。 丫鬟为他褪去了破布衣裳,有人端来热水和浴桶。 脸上身上的泥垢都被洗干净了,乱糟糟的头发也梳顺了,湿漉漉的,擦干后用玉冠束起,换上一套绣着金线的云锦衣。 虽然面黄肌瘦,也不是很高挑,却胜在五官端正,尤其是眼睛亮亮的,澄澈如水。 倒是个讨人喜欢,容易亲近的模样。 再见到贾引时,是在王府正厅,主位上坐着个人,生的威武高大,鼻正口方。 “这就是你找来的孩子?” “是,王爷可否满意?”贾引坐在厅下,向乞儿招招手,“快来见过王爷。” 晋王爷端详了年前的小乞丐良久,问道:“叫什么名字。” 小乞儿望向贾引,那斯拿起一碗茶,仔细吹着,全然不看他。 那意思是让他自己说了。 “狸……阿狸。”小乞丐紧张地咽咽口水,“狸猫换太子的狸。” “狸猫换太子?”晋王爷哈哈大笑起来,“真是个好名字!” “家中可还有人?这句话是他们教你的么?” 想起贾引的嘱咐,乞儿压下心中的不安,道:“不是……没有。没有家人,也没有家。” “这句话,是贾先生教我的。” “哦?贾先生教的?那贾先生还教了你什么?” “贾先生让我孝敬您,想孝敬自己父亲一样,孝敬您。”他眨了眨那双澄澈的眼睛,怯生生的。 晋王爷看起来满意极了,大笑道:“贾先生教的好,该赏!” 贾引起身鞠了一礼:“能为王爷分忧,是在下的荣幸。”他顿了顿,也笑着道,“王爷,这孩子,还烦请王爷赐姓。” 晋王爷一手抚上乞儿了头,道:“既是我郑季的儿子,那自然是姓郑了!从今往后,你就叫郑狸了!” “郑狸,是晋王的孩子,是晋王府的世子爷,你要记住了!” 郑狸乖巧点头,又乖巧地唤了晋王爷一声“父王”。 他现下只知道以后有不愁吃穿的好日子过了,却看不透另外两人笑意底下的汹涌波涛。 但他以后会懂得。 至于悔或不悔,不得而知。 近年关,王府不仅多了位小世子,就连府中大大小小的侍人丫鬟都大换血。 至于外面的人,则分毫未察。 几个月后,世子被锦衣玉食养得长了好些rou,个头也长了不少,身板看起来比初入府时结实许多,没了那乞丐的穷酸样儿。 贾引同晋王商量着,要给世子找个博学的夫子好好教导了。 毕竟,以后做了太子,做了皇帝,连最基本的识文断字都不会怎么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