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感觉身体被掏空 (第2/2页)
幸亏分居了,他可以不用找蹩脚的借口应对她的询问。 他不想对她撒谎,但这类机密指令让她知道太多并没有任何好处,她甚至不知道他的具T工作内容是什么,以为他真的只是一个小小的情报搜集员。 这样就很好,幸好分居了。 安娜并不知道他的工作内容,只是感到有点诧异,这个男人是真的很听话啊,说不找就不找,消失得gg净净,她也没让他消失得这么彻底啊。 从黏糊糊的状态一下子转变成杳无音信,她有点不适应,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才恢复往常的生活,很快,她就因为即将到来的考试,把这些琐事抛到了脑后。 1938年的德国,秋冬季来得十分凛冽,也似乎格外漫长。 9月,英、法、德、意四国首脑张伯l、达拉第、希特勒和墨索里尼在德国慕尼黑举行会议,签署把苏台德等地区割给德国的协议,绥靖政策达到顶峰。当然,希特勒个人的威望也上升至一个新的高度。 1938年10月28日,1.7万名德国犹太人在没有得到任何通知情况下在午夜被德国政府驱逐到波兰。但由于德国方面并未和波兰方面进行接洽,这群犹太人被限制进入波兰境内,最终经过交涉才得以入境。 安娜并没有关注这件事,只是她的房东太太伊蕾妮是一位犹太人,所以她才有所耳闻。 不久后,在早餐时间,伊蕾妮拿着报纸,向她们读了一段今日的热点新闻。 由于驱逐事件,一位犹太青年和德国驻巴黎大使馆的秘书发生了争执,这位犹太青年的meimei在驱逐过程中遭受了可怕的经历,他期望得到大使馆的帮助,却被拒绝。几天后,该青年向该秘书连开三枪,致使其重伤不治而亡。 11月8日,纳粹德国政府宣布境内的犹太报纸和杂志立即停止出版,以作为枪击事件的惩罚。 所以,伊蕾妮手中的报纸并不是她经常买的犹太报纸,而是从垃圾桶捡来的纳粹的宣传报纸。 这份报纸上的内容让她忧心忡忡,尤其是一些充满恶意的表述,让人看着胆战心惊。 这位品X善良,同时又有点逆来顺受的老太太向主祈祷,“神让我们降临在此,我们应该忍受一切苦难,遵守神的旨意活着,这个孩子真是太冲动了,暴力无法解决问题。” 安娜并不知道历史的细节,她只知道,未来几年,纳粹对犹太人的迫害将日渐严重。 她曾经考虑过搬家以杜绝后患,但相处时间那么久,总是有点感情无法割舍。 伊蕾妮是个和蔼可亲的老太太,孤身寡居,无夫无子,别无旁亲,只期盼租客能和她说一些话,以排遣她的孤独寂寞,为此,在安娜流露出想要退租的想法时,她的第一反应居然是“租金太高了”,她要把租金降下来,让这对可Ai的年轻人再多陪她一段时间。 安娜哭笑不得,这里的租金可以说是全柏林的洼地了,再也没有b这更好的条件和更实惠的价格。 她想,暂且这样吧,找房子和搬家总是太过麻烦,而且江婉徽也没有这个意思,况且,一个年老寡居、胆小怕事的老太太又能对纳粹政府产生什么危害呢。 但她还是有点忧心,于是隐晦地试探这位老太太:“伊蕾妮,我觉得现在的情况有点不太好,那么多犹太人都被驱逐出境了,您有没有为以后做过打算?” “孩子,我们遭受的一切苦难,享受的一切欢愉,都是主的旨意。况且,那些犹太人都是不好的,他们侵占了很多国家的财产,元首对他们的处置没有任何问题。” 安娜思索片刻,说道:“伊蕾妮,你有没有考虑去其他地方生活,b如说瑞士。” 伊蕾妮的脸上露出柔和而伤感的表情,“孩子,德国是我的祖国,我们只是和当局有一点分歧,但仍属于这个国家。我的丈夫在1917年的战争中战Si,他守卫这个国家,我相信这里有我的容身之地。” 在纳粹的宣传下,她至始至终都相信那场让他丈夫丧命的战争是正义X的,是一场保家卫国的伟大的战争。 安娜不再继续这个话题。 她虽然是个唯物主义者,但经过穿越这种离奇的事情,谁又能明确否认有某种超越人类的意志存在呢,或许伊蕾妮信仰的“主”也是存在的。 这群教徒坚守自己的信仰而活,同样也为自己的信仰而Si,她不知道这是否值得,也没有办法做出评价。更何况“故土难离”的思想总是根深蒂固存在于每个人的脑海中,让一个寡居老太太离开熟悉的环境,去到陌生的国度生活,这着实太过艰难。 她想,就先这样吧,情况不至于那么糟糕,以后可以让伊蕾妮少出门,她和江婉徽轮流出门采购食材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