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彷徨_蝴蝶与螃蟹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蝴蝶与螃蟹3 (第1/1页)

    此刻我们的主人公进入到了这样一种状态,他抬头望得见天空,却看不到天空的尽头。但是他渴望知晓尽头的盛况,即便它只是荒凉破败的景象。在这个被构建的世界中,天空的尽头不是宇宙,而是构建者赋予的意义,这一意义支撑着这个世界得以平稳顺畅的运行。

    ??

    维特根斯坦说道:凡是能够说的事情,都能够说清楚,而凡是不能说的事情,就应该沉默。

    “我能感觉到你知道很多,或许你很博学,这导致你很深邃,但是它们好像被闷在一个地方,释放不出来,一直膨胀膨胀……说不清楚…”随后他皱了皱眉。他是K专业上的好友,但又不完全是朋友。我们很难对此进行分类,所有人都不讨厌K,但也绝不会承认喜欢他。他带着一GU真诚的气质,同时也在告诫每一位对话者,我们并非朋友关系,我们只是在对一件事发表看法。

    暑假我和K决定去苏州玩。K说“我对江南的园林总有一种完满的想象。这起始于《红楼梦》中对园林的描写,当然还有很多电视剧的片段。如果可能的话,我觉得诗词也算。我高中的一段时间非常喜Ai诗词,我和L在校园的花园里谈论诗词,那是一种非常放松的,闲适的状态,只有那种状态下才会写出好的诗。”

    “我以为你是一个偏Ai西方的人,你批评庄子,也没见你看过诗词或者发表观点看法。”

    正值冬末,我们顺着拙政园入口进入,几只鸳鸯在池的对岸呆呆地飘着,池中枯荷叶浮在水面,扎出细长的杆。K说道,“要是正好下雨,那今天可以再现“留得枯荷听雨声”的场景了。”

    不一会儿他接着上述的话题继续说道,“我确实抛弃了它们,实际上是在抛弃那种观念。影响我最深的是宋清时期的诗词,而不是唐诗。我最终走向了宋词的婉约凄切,在我接触西方文学之后,我这里的接触指的是真正意义上进入西方文学,我发现这些诗词很没有力量。我自然而然放弃他们了。”

    “我虽然对诗词了解不多,但是基本的基础是有的,我反而没有这种感觉。”

    ??

    即便是一月份,江南园林中的sE彩依然生动。有着另一番味道。我们顺着小路通过一个门,门上写着枇杷园,门口旁边有个小亭子,有人驻足于此,交谈甚欢。园中不论近看远望皆有景可观,眼中处处是令人好奇迫不及待想去探访的亭、轩、榭、桥,以及树木,以至于一时不知该朝哪里走了。

    最后我们g脆在另外一片池前坐了下来,因为顺着这个角度望过去,可以望见远处隐隐矗立着半个塔身,我觉得十分有意思,便坐了下来。我不是建筑出生,对于其中布景如何虽不太懂,但置身其中也只能啧啧赞叹古人巧夺天工之才。

    天空断断续续下起了细雨,不见减退的趋势,也不见有停下来的意思,不知不觉地面已经显现薄薄水层,不一会儿成为溪流顺着道路流淌。“真是温柔的大雨”。我笑着说。趁着雨势,我们经过听雨轩,绕道荷风四面亭,最后转了一圈到三十六鸳鸯馆。

    之后我们陆续去了狮子林,山塘街,留园,沧浪亭,还有一些散落的景区、公园。

    我们都共同意识到了一种cH0U象朦胧的美,它超越了组织,更接近日常,在表达超越日常的内容。但是这些内容一GU脑的注入大脑,反而令人无甚可谈。

    我们回去的路上,K笑着感叹道,“我们这几天几乎是被包裹在雾蒙蒙的雨中,连脸上的毫毛都沾着水珠。”

    “苏州真是个好地方,一个水灵灵的城市,给人无数灵感的地方。这是一个天然不会让你沉思的地方,身处其中本身就是快乐,自在。那自然不会有思考了。”

    “那是一种逃避,但我肯定没法否认它的美,那是一个美丽的理想世界,当然是快乐的。”

    ??“那你也无法否认这一事实,就是你身处其中忘我的状态。你难道不曾思考过它为什么如此美吗?或者你不会心底里感叹,哇,真的好美啊。你肯定会这样感叹啊,你不会为此感到兴奋吗,我是说古人在这个园子中传达出的那种感受,穿越时间被你和我感受到的那种情绪?我的意思这就够了。这就是超越思考的。”

    K没有说什么,好像是默许,又好像是怀疑。

    这次即兴的旅途其影响远bK本人认为重大得多。这次旅行某种程度上唤起了他对传统诗歌意境的怀恋。在这一时期,他想起了曾有人推荐他《悲剧的诞生》,便看了起来,用他自己的话说,“我并不在意悲剧的诞生所谈论的逻辑X的问题,它启迪人如何消除虚无主义,获得更广阔的生命,就这一点来说,它意义重大,它是我的老师。那是我唯一一本一气呵成的哲学着作。它把我从虚无主义和自我循环的空洞中拉出来,告诉我人得意为何活着。”

    “很多人没有虚无主义的问题,我认为他们要么深陷虚无主义不自知,要么就是一个温柔的骗子。当然我更倾向于前者。我们没有明确的信仰支撑当下的每一个行为。如果你们任何一个人开始认真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你们必然陷入虚无主义。当我们谈美时,它是物质的美,因为我们没有被教育何为更有意义的美,所以当下的美是物质的美,是低俗的,不堪入目的丑。这个教育不会引导你何为想象力,何为高贵,它们共同作用导向一个明确的目标,生活的物质X,这意味着他去除了生活的JiNg神X。”

    这是K读完《悲剧的诞生》最激愤的话。

    ??

    “我前段时间看了很多当下文学学者对诗歌的解读,我有些后悔,自己以前的观点太过偏激,不应该一刀切掉中国文学。这几年我基本远离传统的东西了……”他继续说着。

    “什么时候都不晚,我第一次见你,感觉有一种传统文人的气息,只是越来越犀利了。哈哈哈,我不看孔子的书,但是时间一久,我发觉我的一些行为准则反而和孔子的言论很符合。所以读书或者不读,我认为不是最关键的。”我回应K。

    “那和你家庭有关,你不是说你父亲…好吧,我不该谈你的家事,但是他是个君子了。”

    “但是不管怎么说,这也证明了我的观点。”

    “这一点咱俩一直是反着的,我对孔子,我只是把他当做我的文曲星,我对功名,道德不感兴趣…但是这无伤大雅,若什么都一样,何来交流之说呢?

    “是的,是的,很难想象你会是一个被道德准则约束的人哈哈哈。不过很有意思,即便如此,我依然不觉得你任意妄为。说回来,你还要继续学建筑吗?我建议你考个文学硕士或者哲学,或许更适合你。”

    “我也在想这件事,但是奇怪的是,我还想再挣扎一下,虽然这几年我对这个专业兴趣几乎磨尽,但是那次园林之行却记忆深刻。我现在有一种感觉,我变得清爽了。人光读书是不够的,要去实践的,你明白否,这就是建筑的意义。但实际上,这有些难度,你知道我这几年怎么过来的……”

    “怎么清爽了?”

    “我说不出来,但是就是那种闷着的气捋顺的感觉。”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