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邮筒 (第1/1页)
红旗大街的路边放置着一个邮筒,它立在这里有60多年了,每次我经过天桥,从它旁边走过时,总感觉它给我打招呼,好像我们很久以前就见过面。有时候我甚至产生一种幻觉,校园的栏杆是由邮筒拼接的,甚至是哈尔滨博物馆附近的电影院,中央大街的金属门,街道旁边的路灯,甚至是地铁站的出入口…… 每次看见邮筒我都有话要说,但是要说时就总吃闭门羹,我一直希望能从这个邮筒中捞到些好东西,一本破杂志什么的。看门大爷总是斜眼瞧着我,我感受到他的眼珠子随着我的脚步声从左往右均匀地转动,就好像在看路正中一辆一辆飞驰而过的车辆。我总是害怕他会突然丢个石头或者什么纸团过来,就像我朝着邮筒扔一张纸或者一根树枝看看是否有反应。就像是石沉大海,邮筒就是邮筒,就只是在打招呼,什么也没有,老大爷就只是在看我的运动,没有纸团更没有石头。 时间久了,我就开始观察人来人往的路人,虽然路人不多,临红旗大街的这个门风大而且交通不b东门方便,大多数学生都不走这个门。一出门就是公交站,但大家都注意不到邮筒,尽管它凸出墙T,好像很显眼。我掏出手机给它拍了张照片,告慰它的悲伤。 风太大,我也不去正门,时间一久大家都默认东门是正门,真正的正门被遗忘了。出了东门坐地铁,出来就是花花世界。膨胀变形的云,五颜六sE的混凝土,圆环和线脚,石头以及夸张的红、绿、蓝、白茫茫,这些隔着挂着彩灯的树影,好像很清冷,视线上却热烈得Si。 有天夜里,我梦到了红旗大街的邮筒,它说我塞进去的树枝把他嗓子戳坏了,要我取出来,不然它就要Si了。 “你不会Si的”,我坦白道。 “可是我马上就要Si了。”带着小孩子般的绝望的哭腔。 待我要抬头细看的时候,呼地醒了过来。 过了两天特意路过红旗大街,那只凸出的邮筒已然不见踪影,沉重的心思把我带到了河边,沿着河岸一路向南,不知不觉到了工程大学的门口,远望扣着大披檐的混凝土建筑群以独特且怪异的身姿艰难地g勒传统。我反而忘记了邮筒的事,这里完全没有我可怀念的有关邮筒的一丁点儿痕迹。 我想继续沿着河走,只要街道两边足够复杂,那我的思绪就足够复杂,关于邮筒的噩梦就会被挤压的毫无反击之力。可走着走着,事实叫人糟透了。 好长时间我在想我的树条作为杀Si邮筒的元凶的理由在哪里? 我把这个梦和有关邮筒的故事告诉社团的一位好友,他跟我说或许是因为真的卡嗓子了,实在不行就去上个香给他。 这是我第二次去文庙,第一次和社团一起观光,要去文庙,必须途径工程大学,它总是带着官帽穿着时尚V领衬衫,脚底下踏着海军,非主流。这是第二次,拜孔子,实际上就是拜邮筒,让它安息,不要有所挂念,h泉下过得舒服之类的。对着孔子拜邮筒这还是第一次,总觉得的孔子立在那里像是大号的抛光邮筒。原始的。离开前顺手在泮池扔了块y币算是将功补过。 我再也没有梦见过邮筒,看见邮筒也无反应。忘记了邮筒是什么,可以g什么,为何生产被制造,为什么会有邮筒这一物。?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