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海苍龙-首卷:风起_第十二回、终归浮屠(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二回、终归浮屠(一): (第1/2页)

    时间的长短,有时并不完全取决於时间本身,至少在个人感知上是如此。

    就b如所谓的兴趣,当人们对一件事发现其中趣味之後,时间就会在过程中,像飞箭般一闪而逝,这与如坐针毡、度日如年,所指情境有着天壤之别,有时一日一月如此,有时一生一世亦然。

    这段日子里,一官的武功与智计,就与他的身高一般,飞快地成长。

    在兵法上,圆觉继而将戚将军,最为人称道的鸳鸯、两仪、三才等阵法,一一传授,其中JiNg髓要义、巧妙变化无不详加解说。

    还有戚将军独创的狼筅、戚家刀与虎蹲Pa0等兵器,也详绘图纸给了一官,圆觉对一官可谓是倾囊相授,毫无保留。

    至於一官,也算认真学习、完全投入,虽不似与圆澄那般,总是有说有笑、打打闹闹,但在行礼如仪间,师徒之情不可谓不深。

    这一日,圆觉跃身,从屋梁上取下两长棍,走出草庐唤来一官。

    不待一官走近,举手便丢了根过来,并让他一旁看着。

    接着起手便使出一套棍法,只见长棍翻滚舞动,在他双手臂间,如游龙、如飞凤,时而轻灵机巧,时而雄浑威猛。此时一官武功已有些功底,能看出其中名堂,不禁吃惊赞道:「真厉害!」

    圆觉专注於凌厉棍法,没有一丝停滞。棍依旧前刺後穿、左挑右扫,时而上剃穿青天,时又下滚翻尘扬,漫空飞舞得如行云流水般一气呵成。

    这让一官看傻了眼,他知道大师父武功了得、深藏不露,但没有想到居然高成这样,且藏得如此之深。

    那破空的巨鸣骤响,让在草庐里的圆澄,也起身出来观看。

    圆觉只旁若无人舞着长棍,直至小揭门十二式、中切拦十八式、大破空二十四式,共五十四式一一演示完毕後,方才收功止棍,运气调息。

    圆澄一旁笑道:「师兄今日好兴致,久未见着师兄练棍,没想到威猛依旧!」

    圆觉对圆澄只点头微笑,并无言语,反倒转身对一官说:「兵法者,乃正奇之道,探真伪虚实之相,度众寡强弱之势,决高下劳逸之机,识前後左右之局,审主客彼我之形,以长匿短,由短见长,呼则动九天,x1需静九地,判YyAn於Si生,断刚柔於须臾,或攻或守,且纵且横,兵法如是,棍法亦然。」

    一官似有所悟,但却又似懂非懂,就傻站在那里。

    让他看傻的,不只是这套棍法犀利,更是这套棍法,与之前所学的兵法,两者动静之间,刚猛Y柔相继,道理居然也还相通,他不禁问道:「这也是戚将军的棍法?」

    「不,这是戚家军的棍法,但为俞大猷将军所传!」圆觉继续说道:「俞将军幼时,得杨家後人传授“杨家枪法”百单八式,再得李三传授“荆楚长剑”七十二招,他融合两者之长,相辅相成,创出这套棍法。

    将军认为,棍乃所有长兵器之始源,乃诸艺之魁首,是战阵杀伐中,横扫千军兵器之根本,行走江湖之人,或可不会,但统率三军之将,却不可不学。

    俞将军之武学,最关键之要点,就在於以静制动,後发而制人,於敌旧力已尽,新力未发之际,施以突击,重点在第二拍,在再击。柔巧於他力之前,刚强於他力之後,彼忙我静以待,知击任君以搏,依然是刚柔相继、虚实相隐、动静相应之道。」

    一官知道,大师父在教他棍法的同时,也告诉他兵法之道无二,为将者用之千军万马中,亦是万人敌功夫的一部分。

    再一细思,与之前所学兵法,融会进此棍法之中,或将兵法之梗要,以此棍法来传达,他心领神会点头说道:「原来战阵织上,无论动静,理皆相通。」

    圆觉再补充道:「棍是所有长兵器之原型,装上枪头便是枪,装上利刃便是长刀,戟、钺、叉、铲、钯、锹、挝、钁皆如此,战阵上有所谓“一寸长一寸强,一寸短一寸险”的说法,将棍法练至纯熟後,C使任何长兵器的招式,无非穿刺、g挑、撩拨、沾缠、挡切、劈扫等,皆是相通。」圆觉边说边b划着。

    一旁圆澄听了,心里十分不以为然,只因他於战阵之上,就从未C使过长兵器。要知道他天生神力,外加一身的y底子功夫横练,赤手空拳就已是最凶残的兵器。

    两军杀阵之际,他最多带把朴刀,更多时候就是随手捡,Si在他面前对手的兵器,就是他的兵器,一切只求顺手,哪款哪样并不在乎。

    这也造就了当时的林阿凤,各式兵刃无所不通的本领,但这一切也仅只局限於短兵器,所有长兵器都非他所惯手。

    当然,其中还有另一原因,就是林阿凤根本瞧不起,那些双手C使兵器的人。他直觉得只有无力之人,才需双手持械,若两手能各使一械,杀伤力当然就倍增。为此他还嘲笑过,之前两位得力的助手萧柯与加藤。

    这两人在东瀛,也算是百战不败的一流刀客,东瀛刀法流派虽众,但多是双手持刀,这样的刀法再厉害,他也依然瞧不上眼。

    圆澄的个X就是如此,心有不满就算有道城墙,也挡不住他要把话说个明白,於是酸言酸语道:「长顶个鸟用,那都是说给无用之人听的,天下武功唯快不破,为力不破,都说先发制人,後发制於人,哪有後发制人的道理?你们兵法上不也说“兵贵神速”,你这疾火将军,该不会否认这点吧!武功当然也如此,唯快、唯力,才是致胜的y道理。」

    圆觉、一官听圆澄一旁,手舞足蹈发表着意见,都转头看向他。

    一官听了点头,也觉得凤师父说得不无道理。

    但圆觉既不赞同,也不反驳,只默默回过身去,继续指导一官,并背诵着棍法口诀道:「中直八刚十二柔,上剃下滚分左右;打杀高低左右接,手动足进参互就...」

    圆澄就是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