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空山孤绝 (第2/2页)
一声,声音如山风穿谷,沉重至极:「可笑啊……世人以我先逝,孰料至今,唯我尚存。他们……却一个个走在我前头。」 语毕,眼神微垂,肩头似压上千斤重负,整个人像瞬间苍老了数十载。 赵安一路同行,所见种种,早已让他深信李清扬百年奇劫之说。 此刻,再亲睹这剑塚,听他吐露心迹,x中不禁涌起一GU说不清的沉痛。他纵然见过江湖无数荒诞,阅尽人情炎凉,此情此景,仍不免语塞,默立一旁,无声记下。 李清扬缓缓俯身,双手极轻,卸下残破的裹布。 布屑碎落,灰尘飞扬,那柄熟悉却满布锈蚀的长剑,终於重现天日。剑锋斑驳,剑柄皮层剥落,岁月侵蚀得斑痕累累。此剑并非奇珍神兵,如今历尽风霜,虽损毁七八,幸未至全然灰败。 他双指缓抹剑脊,神情专注,像要从铁锈之下,寻回一段被时光掩埋的过往。紧接着,长剑自鞘拔出——锈积与石台摩擦,发出一声压抑低沉的锐响,恍若哀鸣。 李清扬凝望剑身,未察异样,却忽听赵安在侧,低呼一声:「剑身背後,有字!」 李清扬心神一震,急翻剑背。月光倾洒,那一刻,他的瞳孔猛然收缩——剑扣之上,一寸之间,刻着四个字: 「愧负兄恩」 字痕极深,笔划凌厉,仿佛铁石切削,留着一GU不容抹去的执念。纵隔多年风霜,仍清晰刺目,彷佛能听见刻字时压抑不住的悲鸣。 那一瞬,石室寒意b人,连呼x1都沉重起来。这四字,如利刃般刺进李清扬心坎。他脑海中记忆翻涌,无数往事骤然齐至,一切交织成乱,轰然炸开。 以剑为塚,四字无声,却似暗藏千言万语。 这背後,究竟发生了什麽? 李清扬双眸Si盯剑身,指尖微颤,唇边一语未出,x中却似压上万钧巨石,连呼x1,亦艰难至极。 眼见如此,赵安默然退至石室外。他虽以纪录江湖闻见为己任,但亦懂得分寸,给予必要的空间与尊重。 他在竹林间寻得一处乾净平地,卸下背囊,铺纸研墨,将今日种种一笔一划写下。 良久,赵安吹出一声轻哨,林间传来振翅声,一只信鸟落於肩头。他将手札绑妥於鸟足,轻抚其羽,鸟儿应声而去,消失在暮sE与细雨之中。 夜幕低垂,山间静谧。赵安并未惊扰石室,只在外侧静候。春雨细细,风声轻送,偶有松间滴水声,仿佛计数般漫长。 直至月升中天,雨意未歇,李清扬方才自石室缓步而出。手中长剑已无旧布包裹,lU0露的剑身映着冷光。他立於孤峰之巅,背对竹影,迎着山风与月sE,神情深沉,身影被雨雾渲染得格外清冷。 忽而,他将长剑横於身侧,脚尖微分,两膝微曲,两肩下垂,整个人如山如松,气息凝定,左手合指虚拢於x前,右手轻扶剑脊,缓缓摆出一式太极起手。 其式平淡无奇,与广场上那群白发老者并无二致,甚至显得更为从容。 剑势随身意微动,气象便悄然变化。 起初,剑走圆缓,似烟霞舒卷,似溪水低Y,动静之间带着一种不紧不慢的韵律;雨丝自空而下,落於剑锋,随着圆转之势被抛成水雾,映着月光,宛如流银飘散。 式式相生,圈转愈发连绵。弓步推手,虚步点剑;或翻掌送劲,或穿臂领势,每一动作都自然而生,无丝毫滞涩。 赵安只觉他身影时开时合,剑随身走,身从剑转,似缓实疾,似疾实缓,气韵如行云流水,却在不经意间蕴藏一GU浑厚劲道。至後来,拳剑并施,虚实更显分明。偶尔一式提膝捧剑,轻柔无痕;下一息却骤转如骤雨击石,凌厉森冷。 他远远望去,心中波澜起伏。 本以为太极只是市井养生之术,如今却见这看似舒缓之势,竟暗含开合吞吐,刚柔并济,虚实莫测。其势虽无半点外放霸烈,却自内而生,贯串浑成,如大江潜流,深不可测。 他不禁暗自思忖,此门何以隐没至今? 李清扬身上,究竟还藏着多少尘封旧事? 此事,恐非单一门派之兴衰,而是牵动江湖的大局。 月下,年轻而削瘦的身影,剑光与雨丝交错,似在对往昔祭告,又似预示着未来风云将至。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