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33章 我李达康背水一战!  (第2/2页)
强。    一下就抓住了重点,并且领悟到了徐雷话语的精髓。    “没错!”    “科技发展离不开科学仪器,越是高端科技,就越需要高端仪器支撑科研。”    “没必要所有地方,都一窝蜂的去搞相同的东西,别人搞研发制造,你就搞科研配套,比如仪器设备、基础材料等等。”    “就像京州搞电力机车、高速铁路,你们林城哪怕只造轴承,只要性能比进口的好,价格还不贵,那么照样也能发财。”    李达康叹息摇头。    “搞基础工业材料和精密制造,林城恐怕也搞不好啊!”    徐雷笑道:“要是各种产业都不好插一脚,那就干脆搞农业!”    “农业?”    李达康有些纳闷。    “农业也能玩成高科技吗?”    徐雷呵呵一笑。    “谁说不能?”    “咱们现在饲养的猪牛羊、鸡鸭兔等等禽类,吃的蔬菜、水果和粮食,哪一样不需要科技?”    “同样是养猪,如果能培育出生长周期更快、饲料利用率更高、体质更健康、rou质更好的猪,你说能愁卖吗?”    “同理,如果其他禽类、蔬菜、水果、粮食,都能培养出更好的‘种子’,能更抗病更高产更好吃,能没有经济效益吗?”    李达康惊呆了。    这么简单直白的道理,他当然一听就懂。    但他以前偏偏就没认真想过。    其实农业搞好了,也照样能玩成高科技,玩成一个产值不小的庞大产业。    见李达康已经隐隐有些动心,徐雷趁热打铁继续说道:    1    “随着咱们龙国的经济不断发展,老百姓的消费能力会越来越强。”    “现在可能逢年过节,大家才舍得买rou打牙祭,但将来可能会顿顿吃rou。”    “而且不仅每天要吃各种rou食,大家每天还要喝牛奶饮料美酒、吃各种水果和蔬菜。”    “你们想想,十几亿人光是一天的吃喝,就能带来多大的市场需求?你真要搞好了,光是卖各种种子都能赚不少。”    李达康深以为然的接连点头。    经济发展,确实越来越猛。    城市里的人们,消费能力不断增长。    以前煮饭,大米里面都还要掺杂一些红薯、土豆之类的,就为了少煮一点米就能填饱肚子。    炒菜也是随便炒一个素菜,甚至直接用泡菜、辣酱之类的下饭,不到重要日子根本不会吃rou。    而现在呢?    1    稍微有点条件的,不仅已经是大米饭管饱,还得炒一两个菜。    条件再好一点的,甚至炒个荤菜,喝点酒。    以后经济条件更好,老百姓消费能力更强。    李达康觉得,徐雷说的一定会变成现实。    老百姓一定会从吃得饱,向吃得好发生转变。    如今有钱人才能享受得起的顿顿鸡鸭鱼rou、蔬菜水果管够。    必然会有越来越多老百姓,也消费得起吃得起。    到那个时候……    老百姓恐怕担心的问题,不是吃得不够好,而是吃太好。    估计得想方设法的各种减肥养生了。    1    “徐少,你真是让我醍醐灌顶、如梦初醒啊!”    “咱们龙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是一个农业大国。”    “咱们有那么多育种专家、科研与教育机构,但却还没有成为一个农业科技强国。”    “对电子设备来说,芯片很重要,而对咱们农业来说,育种也十分关键,因而农业科技,决不能让西方人说了算!”    “要是十几亿人吃饭都成问题,还怎么谈发展?饿着肚子,还能搞出什么高科技?所以我决定在林城,大力发展农业科技!”    徐雷暗暗心惊。    真不愧是实干牛人李达康啊!    思维和意识,果然超乎常人。    自己只是建议他,让林城往农业科技领域发展。    没想到,他就已经想到了在这一领域,要加快发展,避免西方称霸。    1    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里。    “不错啊老李!”    “总务院虽然有大力发展农业科技的规划,但目前还没有哪个省市积极响应。”    “如果你在这时候,集中力量搞出一个农业科技产业园,招商引资、培育产学研体系,肯定大有可为!”    李达康重重点头。    “别人瞧不上的农业,我来搞,肯定大有搞头。”    “不过……咱们林城太穷了,引水造湖工程已经是我的极限,我……”    话没说完,徐雷就竖起一根指头。    “咱们闲话少说,我出十个亿,你有信心搞起来吗?”    “啊???”    1    李达康猛然起身。    像是椅子上有钉子似的。    瞪大了眼睛,目瞪口呆。    “十亿?这……这么多呀?”    徐雷淡然一笑。    “研制芯片,我都差不多砸了一千亿。”    “而作为农业领域的芯片,要精心育种、科学培育,又怎么可能不烧钱,就搞出了科研成果?”    李达康笑不拢嘴的点了点头。    “这倒也是,没有钱,都吸引不了众多的农业科研人员。”    “更别说购买或自研各种仪器设备,做各种各样的实验。”    1    话锋一转,李达康急问道:    “你投这么一大笔钱,具体应该怎么合作呢?”    徐雷微笑摇头。    “具体的合作方式,用得着咱俩在这儿讨论吗?”    “你放心,我这两年投资了很多企业,早就有了一支经验丰富的专业团队。”    “待会儿我便让他们前往林城,就具体的合作方式,跟你们林城的相关部门接洽。”    李达康兴奋不已。    “好,真是太好了。”    “徐少你放心,我李达康一定竭尽全力,让这个农业科技产业园又快又好的发展起来!”    “这话我信!”    1    徐雷看着激动不已的李达康,笑道:    “引水造湖,你已经赌上了你的前途!”    “如今水引来了,湖造好了,就看能不能搞出个像样的产业园,带动林城经济大发展。”    “要是这一次搞砸了,不用我说,你也应该知道后果会是什么,汉东的某些人会笑掉大牙!”    李达康咬了咬牙,毫不避讳的说道:    “你应该知道,在吕州,我因为月牙湖美食城项目,得罪了赵瑞龙得罪了赵家!”    “所以说出来也不怕徐少你笑话,我李达康如今已经没有退路可言。”    “打造农业科技产业园,做大做强生态农业,这是我李达康的背水一战!!”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