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二章 升官及第 (第1/1页)
「喏!这次的榜上,竟有一名典厩署养马的,而且还是裴阁老亲笔批的。」 「还有此事?你把试卷拿来我瞧瞧。」 小太监恭恭敬敬的把试卷递上,便轻步後移了两步。可见小太监虽为内苑近臣,仍畏惧皇威。 李渊将试卷展开,定神看了会内容,就吩咐小太监道: 「传朕口谕,让裴阁老及二郎入g0ng来见朕。」 半饷後,白发文豪裴阁老及李世民立於殿中,李渊问道: 「朕闻二郎举荐了名叫周靖的小子,可有此事?」 「启禀父皇,周靖真有实才,儿臣以为他堪为栋梁。」 李世民x1了口气接着道:「他作诗写辞的能力,实是儿臣亲眼目睹,近日儿臣与他相处认为他品德才华不可谓不出众,想将他纳入王府帐下,往後为我朝效力。」 李世民这番话,可说是说的滴水不漏。他自知提拔周靖的事,有自己几分私心。想把他培养起来以为羽翼,这事绝对是难逃李渊的法眼。与其父子俩卡着尴尬,还不如直接坦承,然後再把话头牵到为朝廷效力。 李渊身为皇上,总不会因为一个周靖,跟自己儿子过不去吧。再说人家都说是为朝廷效力了,就算李渊自己不信,也不好再多说什麽了。 裴阁老匆匆补充道:「禀陛下,这小子实有几分文采,颇有老夫当年之风。」 年事已高的裴阁老何尝不知道当前科举的舞弊,有时试卷都还没批,榜首是谁却早已定好了。唐初的门阀世家还真不怕别人说话,各种关系利益都是直接摊开来讲,脸不红心不跳的,好像深怕别人不知道自己是世家。 至於裴阁老也推举周靖,不是因为他想拍秦王的马P,而是出於对李渊的情义,裴阁老对於李渊而言亦臣亦友,自然想为多年的知己多找些能人来分担政务。 随着时过境迁,裴阁老越发觉得自己这辈的时日不久矣,开始想着手培育下一代掌管天下黎民的能臣贤贵。也好让自己对李渊这老友也有个交代。 不料,李渊却面带怒sE的问道:「二郎,你这样做会得罪那些世家,你以为一个小小周靖,值得吗?」 唐朝世家门阀一直是悬在历代皇帝头上一把刀,符合他们利益的时候,你就是贤君明主,伤害到他们的利益,你就是丧品失德;大夥揭竿起义,也只是顺应天命。 这就是为何唐朝历代皇帝,即使知道朝中有许多舞弊,也是束手无策。没办法,当初龙椅坐的稳,也是靠着世家的支持。不说别的,李唐自家也是世家出身。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李世民想了半刻回答道:「父皇,我朝初立,正是收纳能人之时,周靖堪称状元之才,但儿臣自知,榜首之位世家早有安排,不如父皇给周靖个进士的功名,既可广纳贤士,又不会影响到那些世家。」 裴阁老眼看有机可趁,连忙道:「臣附议!」 李渊闭眼半饷,挥了挥手道:「罢了,便这样办吧。」 过了几天後,长安郊区还是那样苍静,在这国际大都市中,郊区多了几分荒凉,但也多了几分宁静,周宅所在的就是在这麽一个地方。 这日崔雁在宅前玩耍,与他年龄较为相近的小丫鬟,翠儿也被他拉着一起去,翠儿跟在後头说道: 「少爷,已经快到午时了,雪儿姊姊还等着我回去做饭呢!」翠儿早已香汗淋漓,看着蹲在草丛旁的崔雁。 「再等一会,我就快抓到这蛐蛐儿了,抓了咱就回去!」崔雁贪玩的笑道。 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崔雁刚抓到蛐蛐儿,正高兴的笑起来时,背後便传来杨舒雪的声音。 杨舒雪幽声说道:「小雁啊,雪儿jiejie看你气sE不好,要不我给你熬点药补补?」 她的声音中没有一丝怒火,但想起杨舒雪熬的暗黑系苦药,却让崔雁冷汗直流,嘴角还微微cH0U搐着,看来杨舒雪身为nV医的厉害,他没少见识。 崔雁虎头虎脑的贼眼乱转,想了几秒道:「雪儿姊姊说的是,我气sE不好,得赶紧回家歇着了。」说完便P颠P颠的跑回家了。 杨舒雪见状,不禁噗嗤娇笑道:「还是没个样,兄弟俩还真是如出一辙。」 翠儿在一旁滴咕道:「雪儿姊姊这样说老爷,给人听到了不太好吧。」 杨舒雪清雅稚气的一笑,举手投足都别有一番少nV的风情。她g上翠儿的小手臂,微笑道:「走吧翠儿,我们回家。」 两名少nV前脚还未踏入宅门,正巧与一名着急的礼部小吏撞上。 小吏r0u了r0u额头,就热心的去扶杨舒雪及翠儿起来。边扶着小吏一脸谄笑道: 「呀!这不是周宅的夫人吗?唉瞧小的这眼力,连夫人都胆敢冲撞。」 听到夫人二字,杨舒雪脸上一阵梅红,满脸羞涩的说不出话来。翠儿看到别人撞到自家主子,一会小丫头脾气就来了。 「知道你还不小心点!冒冒失失的做啥?」翠儿气愤骂道。 「翠儿不得无礼。不知大人来周宅所谓何事?」杨舒雪轻声道。 听到杨舒雪说自己,翠儿那小嘴嘟的挂的住三斤猪r0U。 礼部小吏赔笑道:「小的恭喜夫人,贺喜周大人,大人日前考了科举,高中进士,这次还受到皇上关注,传了道圣旨,小的是提前来通知周宅一会接旨的。」 话一说完,门口三人连忙入宅通知周靖。周靖自己一听也颇为吃惊,原本想说应付李世民那没良心的大胡子,谁知道还真的让他考上进士。当然,这是因为他还是不了解唐初的科举文化。 果不其然,周靖一家子人刚准备好没多久,就有名小太监不慌不忙的走到周宅门口。 早在前院等着的周靖,一见到人来了便赶紧出门迎接。 小太监站定後,四平八稳的说道:「周靖接旨...」 周靖向前走去,跪地行礼接旨。小太监开始摇头晃脑的一顿念,啥顺应天命、广纳贤才、文德出众,念的周靖都快听不下去了。 他自己不禁心想,这看电视剧里领个旨,不都是简单几句,怎麽一到我这,霹哩啪啦一大串,这皇上也太罗嗦了,念念叨叨根本没完。 叔不知婶婶却知,这年代皇权尊贵,接圣旨这事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巴不得那太监站那念个整天半日的,谁像周靖一样,边接旨心里还边嫌弃。 事实上这次李渊传旨,给他传了那麽一大段,也是为了显的对他的重视,毕竟裴阁老也觉得他有状元之才,状元的位子没办法给他,於是想多给他加几句以示对他的看重。 不料,到了周靖这现代人这,李渊的重视却变成了念念叨叨,不知道当今圣上李渊要是知道了,会做何感想?估计没扒层皮,也得好好把你小子吊起来打一顿。 小太监念了半天,终於念到重点了。只听他顿了一下,继续念道: 「科举及第赐进士功名,任正六品下承议郎,行从六品上王府主簿,於秦王府任职,赐福光坊宅第一处,赏绫、罗、锦、绢等绸缎共计十匹,镶金玉器一件。」 听小太监念完了,周靖便拜谢接旨。一套繁复的礼俗下来,他还不忘了给传话的人塞银子的「良好习惯」。 周靖一听心想,李渊这皇上做人还算地道,儿子b着别人去考科举,及第後还不忘给人家配个宅子,看在这待遇的份上,就去帮帮秦大胡子吧,毕竟现在的古人不知道,再过几年,秦大胡子可是要经历人生最难的抉择。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