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山海纪行 (第3/4页)
望塔、望海亭等等,每一处都美不胜收...不胜收。站在望海亭里眺望,近处松涛叠翠,远处沧海如田,海岸边美丽的别墅楼,近海的油港和正在作业的渔船,不管你站在哪个角落,都会自然融入一幅绝无仅有的画图中。“山高海青坡亦缓,怪石松涛入画图”不禁随口吟出。 如来寺是一所前后二层的佛教寺庙,占地虽有两亩大小,但却显得古朴别致。门口有出售佛事用品和旅游纪念品的小摊,前排有两道门,一道是便门,另一道是廊门。廊门里供的是大腹便便、一脸笑容的弥勒佛,廊道两侧的墙上分别写着1米见方的“龙”、“虎”取守寺护庙、降龙伏虎之意。据说弥勒佛在佛界中是如来佛的法定继承人,在亿万年后由他接替如来佛执掌五行三界。“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笑口常开,笑天下可笑之人”佛家的境界可谓高深且超凡脱俗。 前庭是一个半亩大的洁净的小院,院中没有一点杂物,二十来级石阶清扫的一尘不染,几棵虬劲的古松使整个院落宁静清幽。小院北侧是两块3米来高的乾隆手书龙碑,更增添了院落的雅气。跨过小院拾级而上便到了如来大殿,里面供着金身的如来佛像,几柱草香散发出袅袅烟气,把尘世与佛门合谐地沟通起来。右侧进门的条几上摆着纸烛、香具和一盏燃着的油灯。三个虔诚的信徒守卫在旁边,其中一位中年女信徒只1米来高,身着短旗袍,手里握着佛珠,看上去仙风道骨,有异常人。 林彪楼是林彪当年在北戴河的一所二层的疗养别墅,周围的岗亭里有荷枪的武警战士在值勤。几年前曾开放过,后来考虑到政治影响,就关闭了,谢绝游人参观。这座二层灰色楼房的四周,依山势建有阶梯状的2米多高的围墙,下半部分为花岗岩,上半部分为红砖。整个院落看上去有10亩大,站在高地上向里望,可以清晰的看到院落里的岗亭。据说林彪楼非常宽敞,汽车可以直接开进客厅,里面有游泳池和可以调节温度的玻璃天窗。林彪早年在戎马生涯中曾多次负伤,并有后遗症,乃至对温度非常敏感,楼里的许多设施都是根据他的需要特制的。据说解放后他与叶群的房间温度始终保持2度的差距,所以他是从不进入叶群房间的。眼前这座掩映在参天古木中的建筑,与20世纪中后期中国诡谲传奇的一代政治人物联系在一起,显得愈发神秘。 在导游娓娓不绝的解说中,思想从眼前的林彪楼追溯到少帅张学良,追溯到东北军改旗易帜和蒋、冯、阎、桂的中原大战,冰封大地的林海雪原,炮火弥漫的山沟村落,一个个精典的故事,不禁令人沉浸在对历史的追忆中。 鸟语林是我们参观的最后一处,在这座始建于1998年的“园中之园”里,有各种珍稀鸟类200多种,2000余只,黑天鹅、鸳鸯、雉鸡应有尽有。鸟语林的出入口都挂着由几十根三节棍似的橡胶棒组成的帘子,主要是防止鸟禽飞走的,整个20多米高的上空也罩着一层天网。进门是“八哥台”一堆游人正逗几只大八哥,要鸟说话不难,但必须得从旁边饲养员处买鸟食喂它们。最精彩的节目当属鸟艺表演,鹦鹉打水、打篮球、拉车、做体cao等等,令人拍手叫绝。空中叨币则是游客可以参与的节目,游客坐在观鸟台上,手里拿一张纸币,略举过头顶,那些经过训练的大鹦鹉就会从训禽员手臂上飞过来叨走。在大家的踊跃参与中,不一会儿,几只能干的鹦鹉便叨走了100多元。廊坊建行的小周发嘎,把香烟盒打开冒充纸币,也被鹦鹉叨走了,逗得人们哈哈大笑。 辽宁兴城 8月11日上午11点半,我们离开了秦皇岛,向辽宁兴城进发。兴城市依山面海,面积42平方公里,景区集山海、古城、温泉于一身,主要有宁远卫城、海滨浴场、首山温泉以及菊花岛等景点。宁远卫城就是兴城市,是我国现存最完整的三座古城之一,明将袁崇焕在此曾数次击败清军。兴城的海滨浴场,坡缓滩平、沙白水清,兴海湾、邴家湾、老龙湾等主要浴场可容纳20万人海浴,有“第二北戴河”之誉。 下午2点钟到了兴城市,导游是当地人,在高速路口上车后她便向我们娓娓的介绍起自己的故乡来,她在介绍风土人情时重点介绍了航天英雄杨利伟。当英雄载誉归来的时候,故乡给了他极高的荣誉——他所在的村被称为利伟村,所学习过的学校被称为利伟小学、利伟中学。除此之外,当地政府还赠给杨利伟父母一套30多万元的别墅,其他直系亲属则可以在葫芦岛市行政机关里选择就业。当地政府在经营“杨利伟”这一含金量极高的品牌时,真可谓匠心独具。 午饭后我们参观了宁远古城,这座闻名暇尔500多年的辽西古城,大约有1000多亩,古城前端也是瓮城,只不过因为旅游开发,已成半圆形,象海蟹探出的两只鳌。城内的各种战事设施,保存完好。据说这里是努尔哈赤第一次打败仗的地方,明代著名将领袁崇焕曾用红夷大炮将清军打得一败涂地,但昏庸的明朝皇帝却中了清军的反间计,将袁崇焕凌迟处死,直到康熙年间才为其平反。往事已逝,谈起这段历史,令人空添几分慨叹——有谁能在历史纷繁变幻的舞台上找准自己能够扮演的角色呢? 进入瓮城映入眼帘的是四座高大的石牌坊,第一座牌坊有8米高,10米宽,由南向北,一座比一座高大。据说是明末宁远地区一位极有势力的地主兴建的,因为规模较大必须经皇帝批准,但在得到崇祯帝的同意前,就已经建起来了。崇祯帝虽然不悦,但为了拉拢这支地主武装抗击清军,只能默许。每块牌坊的上面都雕有“玉音”二字,意思是遵照皇帝的旨意兴建的,这就给皇帝一个体面的“台阶”中间两根高大的四方石柱前后雕刻着楹联,都是为封建朝庭歌功颂德的一些溢美之辞。牌坊经过500多年的风吹雨打,原来的花岗石早已布满了黄豆大小的凹痕。 与北戴河不同,这里有乞丐。刚进城门的时候,看到一个枯瘦的老汉和一个脚有严重残疾的10来岁的小男孩,衣衫褴褛,正依在黑暗的墙角边用餐,吃得是鸡腿,喝得是可乐。坐在板车上的小男孩长得虎头虎脑,但表情上却显露出与他年龄不相称的成熟与老道。现今社会,没有阶级,但绝对有阶层,不同的人都在各自的阶层打拼着,有人付出的是体力,有人付出的是智慧,有人付出的是尊严。很难想象这个没有受过多少正规教育,过早地领略做人的世态炎凉的小孩,长大会是一个什么样子。再往里走不远,是一位30多岁的女乞丐,凌乱的头发,黝黑的脸庞,穿着一身不太干净的军套装,一个10来岁的男孩和一个6、7岁的小女孩依偎着她,像是娘仨。看到我们来了,两个小孩不顾一切的围了上来,大家见状只顾往前走。见没什么收获,小男孩知趣的扭头走了,而小女孩却睁着一双稚气的大眼睛紧紧的盯着其他人。香河的小马从口袋里掏出5元钱递给她,亲切地说“小meimei,去买点饭吃吧!”小女孩欣喜地接过钱,一蹦一跳的跑到mama那里去了。谁知这一下又把小男孩给召回来了,兄妹俩还是围着小马转,小马情急之下有些愠怒,两个小孩才停止了对小马的纠缠。 从宁远古城出来,我们赶赴海滨第一浴场。兴城海滨第一浴场是一座海滨公园,入口处是一座10多米高,20多米宽的花岗岩牌坊,骑陆观海,颇有气势。牌坊上“万里扬波”四个大字,在阳光的直射下金光闪闪。沙滩边上矗立着著名的菊花女大理石雕像,大约10米高。美丽、善良的菊花女是兴城人民心中的偶像,传说为了斗败作孽的海龙王,保护当地渔民的利益,这个勇敢的东北渔家姑娘与海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