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15章 有情人终成眷属  (第1/1页)
    【咱们按照时间线来说啊,过了少年不知愁的阶段,咱们清照jiejie可算是来到待嫁的年纪。    李清照和赵明诚这对夫妻,带着的标签便是门当户对、情投意合,尤其是年少时还没有被世俗磨难污染,更加热烈。】    后面的再另算。    赵明诚听到自己果然和李清照是一对,脸上露出笑容来,这下子,父亲总不会不愿意了吧?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    赵明诚到了议婚的年纪,他父母自然扒拉着给他找媳妇。    一日,赵明诚睡醒说自己梦到一本书,醒来只记得三句话。    “言与司合,安上已脱,芝芙草拔。”    他爹赵挺之一听啊,立马转动脑瓜子想,豁然开朗啊。    言与司合,是一个‘词’字;安上已脱,是‘女’字;芝芙草拔,是‘之夫’两个字,连起来看,不就是‘词女之夫’吗?    只能说,老祖宗想的就是多。    简单来说就是文字游戏,是真是假已不知晓,但若是真的,恐怕是赵明诚想要迎娶心上人玩的一个小心机。    自导自演,将自己的心思委婉的告诉他爹。    但,为什么赵明诚要转这么个弯呢?】    下面已经是听取哇声一片,见着赵明诚如此心思,可是叫少男少女都叹服他的心思。    尤其是闺阁的女子,她们很少感受过如此主动心思的求娶,眼里不禁露出羡慕来。    林书只能表示:年少时的欢喜若是能永远不变质那就好啦。    喜欢的少年也永远会是光辉明亮的样子。    【这需要说到赵明诚的父亲赵挺之身上。    宋神宗即位后想要改变宋朝积弱的现状,所以支持王安石变法,改革派和保守派之间那是针锋相对啊,朋党之争可谓是愈演愈烈。    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跟着自家老师苏轼时保守派,赵挺之加入了王安石的改革派。    这就很明显了,双方大家长在政治场上站在完全对立的位置,身处这样两个家庭,想要结两姓之好属实困难。    而且,除了政治主张外,赵挺之和李格非可以说是完全不同的人。    赵挺之德州任期聚敛钱财、攻于名利,李格非又是清正刚直之人,可谓是将不对付贯彻到底。】    现代结婚都无法摆脱家庭的影响,更何况是注重门户的古代。    他们更能理解,双方这样的家境走到一块有多困难。    总不能朝堂上恨不得把对方弄死,下了朝又成为亲家。    【说完两人的家庭,现在轮到两人自身的情况。    赵明诚年少时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生于高官之家,父亲是风头正盛的宰相,可他本人和李清照应当是一类人。    喜爱诗文,对金石字画的收藏鉴赏甚至达到痴迷的程度。    十七八岁时,他关于金石收藏学问就叫他在士大夫阶层中小有名气。    李清照和赵明诚,都是年少成名,只不过一个是诗词,一个是金石字画。】    “好般配啊!”    比话本那些酸秀才和富家女的故事可好听多了。    一个个眼中好似看到了一对郎才女貌的少年少女,嘴角忍不住露出姨母笑来。    李格非听到羡慕的描述,他没想到赵家小郎居然还有这等心思。    他女儿自然不会和他说这个,两人好似没有多少交集啊。    毕竟玩不到一个圈子,他家女儿总归不可能平时和这些少年郎玩到一块。    【门当户对指的并不单单两人的家世,还有精神上的共鸣。    人生追求、思想观念、生活情趣都很是重要,也不是狭隘,为了生计担忧的人,怎么可能有闲情去聊什么诗词歌赋、国家大事呢?    在未嫁之时,李清照倒是显露出和其他姑娘相似的地方,    “小院闲窗春色深,重帘未卷影沉沉。倚楼无语理瑶琴。”    深闺柔情。    不过我觉着可能是咱们清照jiejie闲的,也没什么好玩的,总不能整日喝酒作词吧?    打马吊又凑不齐人手,深闺的女子愁怨不是不能理解,谁被关着连自由玩乐都不能做主。】    有是有,但从小到大都就那么几项,还不是隔三岔五,可不闺怨嘛。    李清照听到此连连点头,她喜欢晚点马吊什么的还找不到人,长辈自持身份,手帕交又不爱玩这些怕有损名声。    【春日的某个早晨,少女荡完秋千汗珠渗出,正慵懒的整理衣裳,不想与一位客人不期而遇,这可是叫少女羞涩又慌张。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欲盖弥彰的情,咱们老祖宗含蓄的写情可真是蕴藏在字里行间。    就像枝头慢慢成熟的青梅,酸甜青涩。    和羞走三字真是把少女那种羞涩具化,    这是李清照少女时期的作品,都带着一股含苞欲戴的青涩和甜蜜。】    【李清照和赵明诚之间算是天时地利人和。    郎有情妾有意算做人和,同为山东人士又同朝为官谓之地利。    至于天时嘛,之前提到过两人父辈各数一方,可偏偏真是算不得天机。    元丰八年宋神宗逝去,高太后立马把新法废了;    不久高太后去世宋哲宗亲政又罢免数位旧臣,可惜因病早逝。    等到宋徽宗这个大坑货上位,新旧两党经过多年争斗已经是视同水火,宋徽宗为了调和朝廷两派大臣之间的矛盾,开始尝试以公正、持中的态度缓和局势。    最阻挡两人的现实阻碍居然就消除了。    姻缘一事还真是机缘。    就在宋徽宗该年号为建中靖国的元年,李清照和赵明诚成婚。    这一年,李清照芳华十八,赵明诚冠年廿一。    有情人终成眷属。】    不同人听到此的心情完全不同。    老赵家前边的皇帝又听到该死的败家子名头,熟悉的心梗又开始了,没想到居然还要熬药喝,真是一朝是老赵家的人,终身都要戳他们的心窝。    宋哲宗看了眼已经被去掉某个关键部位、显得阴郁丧气的弟弟,默默移开视线。    还是得叫太医每日看看,可不能早死。    还是立刻把遗诏写好别拖延,黄泉路寂寞还是叫他弟弟陪着吧。    李清照此刻其实并没有多少少女的情愫,只是记下来赵明诚的名字,她会和他恩爱到老吗?    这个想法也就一闪而过,听过山河破碎,其它情愫都难以再占据心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