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六十四)生即是苦 (第1/1页)
“是时候让你自个儿升维了。不要总把自己局限在低维度,你既然待在红尘俗世,自会生出诸多烦恼心,认为其他人既然如此,自己为何要有更多的追求?” “但你终究得明白一点──你不是他们,你是你,他们有他们的命,你有你的命,你跟他们不一样。” “说起来可能很可笑,但是,朝晴,你已经比你认识的所有人都来得更加高级,你有这样的自觉么?单是你能洞察出他人的心声、思维,这就是你所修来的不凡成果。这是其他人穷尽几百辈子都无法做到的修为。” 白隐心说道:“你必须知道你的特别,然后开始努力,如此方能有成果。” “你这辈子不能在庸庸碌碌中渡过,否则日后你会后悔;或许届时的你甚至连后悔的情绪都没有,因为你不知道你曾经拥有过如此能为。” 我实在冤屈,不禁回答他:“你总是他X的叫我静心修炼,结果呢?插我的人是你,跟我打炮的人还是你,你到底在想什么?” “你到底是真想助我,还是想害我?这是我想问你很久的问题,你如果不能回答得好,真的不如去死一死算了!” 白隐心并没有被我激怒,而是继续根据我的提问,回答道:“双身法确实是种修炼,但它不是唯一的法门;倘若光是zuoai就能登仙,世间几千、几万人都登仙了。它对你有益,但也不是全然无害。” “过去的我年少无知,在你的境界还不到时,便授你此法门,这全然是我之过错;但即使你的境界已提升至可修行此法门的地步,仍不可以此法门为宗。” “否则万一你堕入无间地狱,万劫不复,届时我该往哪去寻你?我不想几世、几十世、几万世都见不着你。”他说道。 直到此时,我仍觉得这个仙修得真他X难,打炮一下会增进功力,一下又会走火入魔。 我蹭蹭他的胯下,试探性地问:“难道我不能堕入魔道,当个魔尊吗?” “你以为魔尊有这么好当?”他挑了眉,把鲨鱼塞在我们之间,不让我继续蹭他胯下,“魔尊有魔尊应受之苦,更何况大多都是被教化的居多。他们后来已成为天人的,佛经上都有记载;有机会转世为人,就要凡事向上看,而非向下沉沦。” “你既有资质成为天人,又为何总是想着修罗之道?”隐心说道。 我本来认同他的说法,直到他说:“况且被cao一次,你就哭哭啼啼的,没了呼吸,这样的资质,你认为真的可以以双身欢喜法为宗么?依我判断,我认为不行,因此早觅他方,作为修炼之法,方是解答。” 好的,家人们,谁懂啊?大离谱事件,绝绝子,下头男! 你说那本什么《四神天地经》,我修就是了,难道还要靠着跟你打炮,老子才能升仙吗?! 只要我也修成仙体,就可以去见宿曦,届时便不用再忍俊隐心这些自以为对我好的“谆谆教诲”。 更何况白隐心与我结成道侣之后,想来想去,我的事没有半分;升仙的事,倒是想了许多,我总觉得他并不是那么需要道侣。 我不喜欢这种感觉──若即若离的;他好像需要我,可又不是那么地需要我,至少不像我那么需要他。 可即使如此,要说白宿曦没有这般清冷么?这也不见得,因为白宿曦的夙愿仍是升仙哪! 就是我腆着脸,向他开口,问他愿不愿意在此世与我厮守,他定然也会选择飞升,而不是我。 就因着迟早会登仙,这些修仙人士的尘缘都注定不会太浓。 想到这里,我忽然想通了。我把鲨鱼拿开,握着隐心纤细的腰肢,“你说的这些,我都懂。” “你真的有想开么?”隐心很是关切地看着我。 什么想开不想开?我又不是想自尽。“你怎么入大乘境的?还是没告诉我,你总得让我知道罢,否则我如何有法门能入大乘境?” 隐心闻言,眉目顿开,见到我虚心求教,他终于开心了,说道:“你有这种觉悟,这很好。” “我把这些丑事告诉你,也是因为经我消化、咀嚼过后,一旦传功给你,我们双方都能有所进益。”尽管如此,说到这里,他的脸色还是一阵难看,说不下去。 就算是白隐心,也有说不出口的话吗? 我没有为难他的意思,只说:“你可以展示给我看,不必非得用说的。” 隐心颔首,“你且安睡,我将我所经历一并传功予你;只要你能生受,绝对能进入大乘境。” 他怎能把这种乱七八糟的话说得如此自然?我疑惑道:“假如我不能生受呢?” “你可以的,你不但是我,也是师尊相中之人。酒rou穿肠过,佛祖心中留;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这点工夫,我与师尊都做得到,况且是你?” 他来回抚摸着我的肩膀到手臂,像是想安抚我,“不需多虑。既是我授予你的法门,就是你的能力所能承受的;若真到入魔时刻,我逼你出来,还是有救。” 我倒是不觉得入魔如何,反正看那些、布袋戏,里头的角色入魔跟喝水吃饭似的,三天两头入魔,过没一、两天又恢复神智。我也没入过魔,怎知道入魔有多苦? 我回他道:“隐心,我听你的,那你总该哄我睡觉吧。” 白隐心方说道:“却说法因寺一段旧事,我以法名‘静亭’出家,不料误入罗刹禁地,受万千修罗折磨。好些情事,难说亦难堪……”不知怎地,许是我太过劳累,光是他这般平静语调,水波不兴,我就已兴起困意,难再支持。 而后,我便进入梦境之中──那是隐心切身的经历,我经不得这些,却不得不去经历,只为陪同隐心一同进入大乘境,自双身法中,习得“空无”法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