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31 (第1/3页)
到柊州之前,他还亲自去看过一眼,至多是闹着别扭不肯理会,人还是老老实实坐在马车里的,进柊州后,先是遇上刁民作乱,后又辗转到了煜王府,他也未多留意,仔细想想,这一路未免太安静了…… 如今柊州乱民作祟,她身边又没什么人护着,万一出了什么事…… 容奕又怒又怕,盯着小宫女的眼神也令人胆寒,“什么时候的事?” 小宫女不敢抬头,只能老实答道,“是在街上的时候,奴婢们听娘娘的吩咐去准备吃食,回来时便没听见马车里的动静,以为是娘娘瞌睡了,谁知,谁知……”那宫女正是翠漪,一双眼泛着红,声音既是哽咽,又是害怕,“到了王府,奴婢掀开帘子一看,娘娘已经不见了。里头还留了一张字条,说是,不让人找……奴婢们见了字条,都吓得厉害,这才敢来面见陛下。” “字条呢?” 翠漪赶忙将字条递过去,容奕接过,将那几个字反反复复看了几遭,眼中墨色翻滚。半晌,他将字条攥在手心,咬牙切齿地吩咐道,“找,都给朕找!就算掘地三尺,也要将皇后给朕找回来!” 之前烧死妖后的言论经久不息,万一有人认出她来,容奕简直不敢想会发生什么。她哪儿来这么大的气敢在这种关头来和他闹?万一不小心中了毒,要他怎么做? 他被近日这些东西折磨得伤了神,苏辛没有半句安慰不说,却只给他添乱子。他心上起火,只觉得身上愈发虚软了,致使头晕目眩,险些错位了两步。 招福忙上前扶了一把,试探道,“陛下受了几日颠簸,奴才扶您去歇一阵吧。” 容奕摇了摇头,神色紧绷着,“置个理事的地方,朕要再做安排。” 招福劝过无用,只得作罢。陛下是九五之尊,向来是说一不二的,他这样的奴才,更不敢置喙半句。 吩咐军羽卫找人的差事后,容奕将江南驻地的官员通通召来,一一盘查询问。他久久不问江南事,这些官员除了脑袋上挂着名头,竟都是酒囊饭袋。 一问三不知不说,端的是软弱无能,连瞧见街上乱民都得避着走。未能第一时间上报实情,反而隐而不报,致使祸患愈来愈大,他们却还浸在自己的温柔乡里做美梦! 容奕气得喉咙发痒,将桌案上的信笺拍在了他们脸上。底下人人自危,肥大的身躯紧紧挨在一处,像极了待宰的猪狗。 他寒声道,“来人。” 外头来了一队军羽卫,站在了几人身后,听着接下来的吩咐。 “将这几人剥去官服,斩首示众!” 此话一出,那些人可不淡定了,齐声哭嚎道,“陛下饶命!陛下饶命啊!” 军羽卫拖死猪一样将人拖走,其中一人挣扎得十分厉害,涕泗横流地扒着门槛,“陛下明鉴呐!下官是依着丞相的意思压下来的!是丞相大人吩咐下官做的!陛下明鉴!” 此人是柊州知府,原以为外放得了份美差,皇上又不曾派人管束,胆子这才日渐大了起来。平日贪污税银,苟且度日,旁人虽分明,也只管揣着明白装糊涂。谁知前段日子一时间死了好几人,均是死状怪异,这才让他生了一丝警惕。只不过还没来得及探查,便被京都里来的丞相大人拦下了。这人城府极深,手段也骇人得很,轻而易举地翻出了他这些年贪污的证据,并以此做要挟,要他全力压下此事,否则就提他上京都罢官问罪。 知府过了这么些年的安逸日子,自然是不经吓,也信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索性认了命,就这样做了一桩糊涂事。可仔细想来,这起始缘由本不在他,他万不该遭这杀身之祸呀! 他是越想越觉得冤枉,生出一股子蛮劲挣脱了身强力壮的军羽卫,爬到容奕面前哭诉不止。若是个柔弱无骨的女人,这样倒还能博几分同情,可他这模样属实是让人恶感顿生。 容奕居高临下地看了他一眼,“你为官数载,犯的律例早就够杀头之罪了,如今竟还敢狡辩,来人,将他压去刑房,处极刑。” 这次知府无论再说什么,也没能摆脱被拖去刑房的命运。耳畔静了下来,容奕提起笔,却迟迟不肯落下,“朕……能信赵莒枢吗?” 招福小心翼翼的替他研磨,一句不敢多言。容奕也不需要他答话,只沉寂了片刻,又埋头处理起了繁琐的事务。 …… 一位模样年轻的男子站在粮铺前,正与那掌柜争辩,手里提着的两贯铜钱发出清脆的声响,掌柜却看也不看,只撵着他走。 “店里早没粮了!走,赶紧走!” “我分明瞧见有的,你凭什么不卖!”那年轻人义愤填膺,死活不肯退步。 “那是你看错了,说什么胡话!”那掌柜不耐烦地搪塞,罢了要去关门。那年轻人见了,忙哀求道,“我家已经断粮了,实在是没办法,老板你行行好罢。” 老板闻言,只能叹了口气,“小兄弟,不是我不卖,只是若卖给了你,谁都知道我家有粮,我又该如何?我瞧你也是个孝顺明事理的,我家里还有个得了怪病的儿子,并不比你好过啊……” 说完,他不再看那年轻人,锁了店门。那男子将铜钱塞回衣裳里,认命般起身回去。他是个幸运的,一家人全都安然无恙,没病没灾,只是一年前刚迁来柊州,还没真正安稳下来就遇上祸事,柊州城繁华,遇事也荒凉得极快,农业荒废,商业荒废,几乎陷入绝境。 他一家五口人,没染上怪病暴毙,也快被这山穷水尽的境况逼死了。 男子想着,眼里不知何时含起热泪,当即默不作声得擦了擦,徒留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