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海苍龙-首卷:风起_第十五回、流疏向晚(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五回、流疏向晚(一): (第1/2页)

    命运,总在不知不觉中埋下伏笔,不相信的人会认为,世事只在偶然,一切纯属巧合。

    但若别用鬼神的角度视之,而将其理解为所有人集T意识的作用,或许更容易解释,人们往往在不自觉的状况下,成就了自己,或坑害自己。

    善恶有报的轮回报应,因果循环的天道运行,或许都是出於人的想像,但对於一个坚持是非、行端意善的人而言,又何妨去相信,一切皆是天命使然。

    一官也是在很多年後才知道,在诏安滞留的这短暂数日,对自己竟是如此之重要。

    决定在诏安停留几天後,两人刻意避开官驰大道,随之往僻静小径上走,如此避开了喧嚣繁杂,也因此走进了当地百姓的生活之中。

    越走一官越觉奇怪,一直不解诏安这地方,向来都以枯旱着称,方圆百里水源极缺,素有“百里旱海”之称。

    但在此百年不遇的大旱之年,各地粮作都欠收之时,虽路上所见之水田,也皆废耕,但沿途却少见饥馑乞食之人,居民似乎也都各安其职,一切一如既往,难道他们没有缺粮短食的麻烦?

    一官想一探究竟,小蛮也乐得跟随游玩。

    这日,两人来到一叫“西潭*”的地方,他们便发现当地居民,在此无田可耕之际,似乎也都没有闲着,因为许多出手阔绰的海商,来此收购他们在地所生产的“瓷器”。

    一官碰上了个泉州同乡,在攀谈下於这小吴口中,让他收获了不少讯息。

    首先,小吴就是来此地收购瓷器的海商,他告诉一官:「不只是在这里,乃至於整个诏安,以及北部的平和、南靖,与南方一点的cHa0州饶平、大埔等地,在此农荒之年,百姓更可以全力生产这种红毛口中的“克拉克瓷*”。」

    「这里产的东西,当然b不上我们家乡的“德化瓷*”来得价高JiNg致,但这一带盛产瓷土,也不缺人力匠师,所以瓷的生产量,可要b德化瓷多上百倍千倍。

    将这里收来的东西,驼到东山岛去,便能卖上一两倍的价钱,若再能有船载运到香山澳,更可以卖到五倍、十倍的价。」

    一官又问:「本地人都在做瓷了,那粮食从哪里来?」

    小吴笑说:「小兄弟是老实人,你想我们海商,会空船来载瓷吗?这里缺粮,南洋、安南那里可不缺,我们先把粮载到此地卖,再把瓷载走,如此两面赚银子,岂不更快。

    更何况,这些做瓷人,可都是会下金蛋的母J,我们就算自己挨饿,也可不能把他们给饿着。」

    一官一点便通,想这倒是门好生意,便接着问:「这生意,风险大吗?」

    「你说呢?」小吴理所当然说道:「小兄弟,好赚的生意,风险都大,不过这里的官府早已被打通,而且我们从海外运过来的粮,也算帮他们解决了大麻烦,只要百姓吃饱喝足,又有制瓷可以持续赚钱,还有谁会愿意落草为寇,这些做官的,还不就白捡个治理有方的贤名。

    再说,我们塞进去的孝敬银,何止他们官饷的千万倍,有如此好事,这些白脸仔,怎会不就范。」

    「若真要说起风险,最大的风险可能来自於受排挤,好赚的钱cHa0州人不赚,会让给我们泉州人来赚吗?

    还好我阿娘是cHa0州的,我跟着阿舅跑,才算能在这里生存,不然我看过许多外地来的,没有被官府抓走,反而被本地的同业,活活给打Si。」

    一官听明白了,小吴这话是一种提醒,更是一种警告,於是他赶紧笑着说:「好巧,我和你一样,也是有个阿舅,可我阿舅在香山澳,我就要去找他。」言下之意,是自己不会留下抢生意,让他们大可以放心。

    此外,一官没有忘记小菊,也与小吴打听这些海上的人口贩子,在广州的哪些区域活动。

    小吴的答案令人意外,他先是大笑,然後说道:「广州乃是政经要地,连海商的立足之地都不存在,哪会有这些偷Jm0狗人的活动空间,你的那个小同乡,怕是被卖到南洋去了,广州是用来呼咙人的,就算会在附近活动,那也只会是香山澳。」

    又是香山澳,这个答案让一官犹豫,广州是小菊亲口告诉他的地方,但小吴所言合情合理,如今分水关是过不去了,从陆路到广州,看来一时间是不可能,那自己该去哪呢?

    现在的一官,没有太多选择,或许先到香山澳会更可行,现实摆在眼前,也只能走一步算一步。

    与小吴告别後,日渐西沉,天sE向晚,西潭不是什麽大地方,可没有旅店、客栈提供食宿,他们只能在附近寻找个落脚之处。

    最後,他们在斗山岩上,找到一间庙宇,名为斗头庵。小蛮添了些香油钱,寺僧也就为他们准备了些斋饭,并让他们借住一宿。

    次日一早,一官建议:「我们或许该往海边方向去,听说那儿有个东山岛,景sE不错。」

    其实一官怎麽会有如此听说,一路上他们一个游人也没遇见,又有谁会向他评说风景呢?

    其实,就只是一官想明白了,按昨天小吴口中所说,东山岛到香山澳,可说是一条肥得流油的航道,往来其间的船只必多,他们只要随便搭上一艘,即可轻松避过那些守在关口上的锦衣卫,并直达香山澳,并且他也猜想,之前小蛮口中所说的其他门路,应该也就是此途。

    想来一官猜测是正确的,小蛮并没反对,她只要求说:「我们也别走得太急,从容才不易掉进别人陷阱,也才不会错过什麽。」

    一官懂她意思,这两天相处下来,她不失为一个好游伴。虽知她一身是毒,心中不免发毛,但她活泼开朗,又能与一官打闹玩笑,如此同行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