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海苍龙-首卷:风起_第十五回、流疏向晚(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五回、流疏向晚(一): (第2/2页)

免去了旅途上的枯燥无聊。

    当然,还有一路上的所有开销,都是她在支付,这样使自己免去挨饿受冻之苦,所以一官建议道:「这样我们只需,一直朝太yAn升起的方向前行,便可以到海边,那里必然离东山岛不会太远。」

    在路非止一日,途中他们经诏安九侯山,此乃有“闽南第一峰”之称誉,果真山明水秀、风光旖旎,奇石巨木在YAnyAn照耀下,让人感觉气象万千。

    两人b肩,坐在山岩巨石之上,仰望朗朗晴空,俯视苍茫大地,任山风吹拂散发衣袂,感受天地之宽阔,与旅程之惬意。

    夜里,他们还是找了间寺庙借宿。这日,时已入夜,他们来到寺前,见门楼牌坊上写着“凤山庵*”三个大字。

    依旧在一官一番恳求後,寺僧答应了他们的请求,夜里与僧众闲聊,才得知此寺其实落成未久,正殿上的菩萨也才刚开光,是那个口碑不太好的万历爷恩准起造的,由於很多事情尚未完备,唯恐怠慢了来客,所以方才才会再三推辞。

    次日,离开凤山庵时,一官与小蛮才发现,此寺依山而建,佛殿古朴雅致,与青翠峰峦交相辉映,风水之事两人不懂,是不是宝地也无从得知,但风光明媚、景sE秀美,却绝对是称得上的。

    两人继续东行,在路人的指点下,他们登上了梅岭,因为听说在这里已经可以看见大海,只要见着了海,那东山岛还会远吗?

    首先,两人爬上了着名的梅岭悬钟城,相传这是开国皇帝洪武爷,在建国之後,命江夏侯周德兴在此督建此城。

    附近乡民说,前几年都还有官军驻紮在此,但万历帝晚年,连番征战,兵勇短缺、卫所废弛,因此现在这营寨,也就荒废於此。

    一官并不想惹麻烦,在那石门前探头望了望,便绕到营寨後面临海处,一巨石平台巍峨屹立於此,其上连延巨岩交叠如屏,亦如军士列队面朝大海,时刻闻听如奔雷的惊涛cHa0浪,拍击於其脚下之石。

    一侧有一立岩,上面刻着“望洋台”三个大字,落款为嘉靖年间,一个叫蔡cHa0的布政使司所书。

    不过,岩上虽写着望洋台,但本地人可不是如此称呼,他们都叫这里为“望夫台”。

    与泉州一样,或是每个沿海的村镇都是如此,都有着一个类似的地方。

    不知有多少人的夫君,挥别了妻儿,独自出洋讨生活。妻子,独守空闺朝朝暮暮,久盼夫君归还未果,便只能默默立於站岩上,远眺沧茫大海,一心盼着有一日,在一船一帆之上,看见夫君归来的身影。

    一官想起小菊的母亲,在小菊还很小的时候,也曾无数次牵着小菊到海边,希望能够望见,其夫其子归来的身影,直到失望掩没了她的心,辛酸压垮了她的盼望,让她最後接受了这个冰冷残酷的事实。

    小菊的母亲是坚强的,为了一双儿nV,决定面对现实,起身与命运相抗,直到C劳拖垮了自己的身T,弄瞎了她的双眼。

    听这里的乡民说起,很多妇人最後在绝望之余,或一人、或携上儿nV,便於岩上一跃而下,投入海中,最终选择葬身鱼腹、沉骨汪洋。

    这样的人间悲剧,对一官而言并不陌生,但这样故事,却听哭了小蛮。

    一官想要安慰她,却不知从何说起?他想父亲当初,如果没有选择留下,这会不会也是母亲与自己的结局?

    他不知道,但他更明白了父亲当初选择不走,既使放弃对前途的追逐,还是留了下来的原因。

    身边这样的故事太多了,是父亲对母亲的心疼与牵挂,让他做出了最後选择,那是一种温柔的力量,或许b翩然而去,更加需要勇气。

    面朝大海,让每个身处此境的人都沉默了,在规则不变的浪cHa0声中,都陷入了无尽的沉思与冥想。

    不知过了多久,小蛮拉了拉一官衣袖,说道:「走吧!」

    一官没有拒绝,只是在起身之际,惊涛拍岸,浪花飞溅,远眺海天苍茫一sE的目极之处,他隐约看见了海鸥逐浪翱翔的身影,之後是百舸千帆竞航,角逐於浩瀚汪洋深处,群雄争强厮杀於激浪碧波之上,他不知道漂浮於眼前、滞留於脑海的,是之前所听的海上传说,亦或是自己将要面对的未来。

    其後,他们来到一南门村,这是一个像石井村一般的僻静小村,行走在这样绿树繁茂,宁静祥和的村庄里,人家虽称不上富裕,却没见着一个食不果腹之人,虽也有几处荒芜的村舍,但基本上村民的脸上,洋溢着都是满足与安康,这让一官感慨万千。

    他不知道是否该去谴责,历任泉州知府大人的刚正不阿与奉公守法;或是应该来称颂,此地的官老爷们,如此顺应时势,大胆恣意去贪W收贿?

    如此欺上瞒下、yAn奉Y违,竟然才是安民富民之道,他无奈摇了摇头,多麽讽刺的事实,多麽混乱的年代,他不知道为何,只是看见了个平凡的滨海小村,却好似看见了,那个想像中人人吃得饱、不受寒的人间仙境。

    --------------------

    *西潭:福建漳州诏安辖下一乡。

    *克拉克瓷:当时葡萄牙人东来的远洋大帆船,被通称为“Carracks”,所以到了欧洲,他们便以此称呼这种帆船所载运来的瓷器。

    *德化瓷:德化为三大瓷都之一,唐代始为皇室g0ng廷烧制羊脂玉瓷,至宋代扩大发展,以白瓷着称於世,其瓷质r白,洁净晶莹,釉中隐现粉红或r白,称为牙白,在明朝进入欧洲的瓷器中,被视为极品。

    *凤山庵:即今日之诏安古刹“凤山报国寺”,是於明末时更名。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