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夏季永恒的那瞬间(5) (第1/2页)
但我没有回头去找他,而是继续往礁岩走,拖鞋底踩在乾Sh交界,会发出两种不同的声音。背後那人继续叫我。我回头喊:等一下。风把声音都带远了,剩下海的呼x1。 时间像是被扯回十年前的某个午后,我能听见蝉声、远浪与心跳交叠在空气中,有些东西,在等待着我再次举起相机。 海风里有淡淡的盐味,像十七岁那个梦被谁端回来,请我再嚐一口白与热熬成的汤。 蝉声在防风林里盘旋,热度把浪煮得更白一点。 我重新站回同一块砾石,记忆里砾石摩擦脚趾边缘的触感一样粗糙guntang,我却站得很稳,yAn光仍然灼烫。海风带着一点盐味抚过脸颊,浪拍过来又打过去。 这个位置,我认得。 这是一段天给的美景,yAn光刚好,海浪来去像断续的呼x1,镜头下是海面折S的闪烁光芒。 我知道,这是我记忆中那个青春期最後的海,我在艺术追求上最深的,没拍好的遗憾,总是在梦里梦见光圈怎麽调就好了,角度为什麽歪了的惋惜。 我下意识地举起相机,手在抖,我这次希望底片相机能保留住这刹那的美丽。即便我带不出去。 有人在远处喊我的名字,我没有回头。不是故意,是风刚好把声音推开。我把手掌放在观景窗上方挡光,让眼睛慢慢进到那个方框里。 这次是右眼,不是我习惯的左眼。这次不是惯X,而是选择。 我不知道自己什麽时候开始改用右眼拍照的。 一开始可能只是直觉。後来我查了一下,才发现原来那台AE-1,观景窗本来就是为右眼设计的。以前的我总觉得卡卡的,老是让鼻子去撞机身,画面也常常偏到一边。只是那时年轻,笨拙地以为那是拍照的样子。 我也记不得是第几台相机了。当我从AE-1换成下一台、再下一台的时候,它们的设计彷佛都默默地把我推往右眼。 我也没想太多,反正拍出来的照片构图b较平稳,画面也终於不再晃,因为镜头不再撞到鼻梁;再後来,拍商摄、拍婚纱、拍毕业照,时间久了,右眼就变成了我的惯X。 就这样,举机的习惯悄悄改变了。 直到今天,我才知道,原来那不只是机械习惯的调整。 那是我内心,终於学会往另一边看的起点。 用右眼看的我,一开始并没有注意到。 画面中仍是熟悉的海天线、黏腻的天光、与那说不上完美却熟悉的夏天sE温。 但这次,我清晰地看见了他。 林予恩,站在画面左侧。 同样的角度、同样的场景,甚至连他白衬衫袖口被风鼓起的弧度都和记忆里一模一样,轮廓甚至b我记忆里的更清晰。 但不同的是,我终於拍到了。 不是残影,不是晃动的腿,不是被曝光掩盖的轮廓。 而是他的身形。完整地、安静地、被我正面地看见。 他站在那里,没有说话,甚至没有动作,只是让我把他放进画面里,像是终於等到我的某个答案。 我不确定是风把他推进了画面,还是我终於不再把他排除在构图之外。 他抬起头,看向我的方向。 那一眼很慢,不是追问,也不是审判。是我从来没见过的东西。 不是十七岁的我想像中的苦涩或是怨恨。 而是更沉的、更静的。 像海底的珍珠,被时间包成温润的形状。 他看着我的方式,像是在说:你终於来了,而我一直在这里。 他不b我承认,也不b我道歉,只把我左边留白的那一角轻轻填满。 光在他浅珀sE的瞳孔里停了一下,像海面上忽然安静的一道光。 那一刻,我知道,他已经原谅我了,用他的温柔和距离慢慢整理。整理好所有的受伤,整理好所有的等待,整理好那些我以为会变成责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